返回

2017-06-13

漫说上善若水

作者:黄彦园 时间:2017-06-13 阅读:332


   “上善若水”四个字源于《道德经》第八章,是众所周知的一句格言,但这四个字就好像一位戴着面纱的佳人,我们往往止于传说,忽略了走进,所以想要真正体会水的那种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以及能容的胸襟和气度,还得认真去品读一番。
 
一、不争
 
  水是万物之源,它滋养了万物而不争功,就像母亲永远温情而无私地哺育着孩子却从来不贪功或索取。水的这种博爱不争的精神,非常符合道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哲学思想,所以老子说它接近于道。
  但是我们要清楚水的这种“不争”的品质不是要求我们在取得成功后放弃一切物质的东西,而是要求我们在取得成绩后,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居功自傲,不能自以为是,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不然睥睨世界的结局可能就是被世界无情地抛弃。好争的人,在没有成就的时候就煞费苦心地经营着一切,哪怕是出卖灵魂也在所不惜,可谓是机关算尽,等有朝一日有了所谓的成功后又唯恐天下不知,到处炫耀自己,锋芒毕露,骄横跋扈,作威作福。这样的人不管是历史上的王侯将相,还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都可谓是不胜枚举。
  当然,大争需要有一个较高的平台,对于大众来说就有些遥远了。我们的生活中最多的往往是“小争”的人,也就是那类斤斤计较的人。这样的人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往往就像一只苍蝇掉在一锅汤里一样,总是让人难以下咽。应该说,我们都更愿意和胸怀坦荡的人交往,这样就不用时刻处于戒备状态,总担心被人算计,在蝇头小利面前也不用担心上演尔虞我诈,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坦诚相待。
  但我们要清楚一点,“不争”绝不是“弃争”,“大争”和“小争”都不是真正的“争”,真正的“争”应该是——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现实里,我们不应该去争取那些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要去争取那些自己付出了辛勤劳动而本该属于自己的却被人占去的东西。这时候我们的“争”,这已经不是争了,而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我们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去付出,相信现在的付出未来是会有回报的,要相信水到渠成的道理,而不是只想着不劳而获,甚至尽想着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但是世间也会有太多的不如意,是你的你也不一定能争到,那么我们也绝不能因为争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自暴自弃,甚至变成了那类我们曾经所厌恶的人,我们要相信,在某一处失去的东西,一定会在另一处得到补偿,因为“舍”,往往是“得”的门票。
  总之,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要总是锋芒毕露,也不要太过于斤斤计较,要做一个坦荡的人,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刻保持着清醒,不让自己迷失在前进的路上。
 
二、卑下
 
  “处众人之所恶”说的是水善于选择合适的地方,甘愿居处在人们所厌恶的最低洼的地方。这是水卑下的品质。
  水的卑下绝不是懦弱。我们知道,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一滴水、一盆水、甚至一条河的力量都是弱小的,但是当它汇聚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出来,那力量是可以摧枯拉朽的,人类所能想象到的办法在它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决堤的洪水就是最好的注脚,再看那凝固的千年积雪和冰川,你想挑战它的话,再强大的力量都是自取灭亡。这就是水,至柔,也至刚。
  这种品质到了人的身上,不是要我们变得毫无原则毫无底线地去阿谀奉承某人某物,不择手段地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要我们学习那种谦卑的精神——居上的时候不要总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居下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面对生活或者工作,当你比别人优秀的时候,不可傲慢,应该学会平易近人,知道大音希声的道理;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增值,懂得登高自卑的道理。我们要相信即便是不公的命运也不可能一辈子监管着你,只要你时刻准备着,机遇总是会降临的,甚至是可以创造的。总之你想要到云端跳舞,就得先学会贴地而行。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水的这种卑下的品质也告诉我们不要轻言放弃,要学会静下来,甚至是学会忍辱负重。能处众人之所恶,也方能处众人之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勾践的卧薪尝胆,韩信的胯下之辱都是最好的诠释。我们感受到了大地的厚重,方能更好地体会天空的辽阔。
 
三、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水包容品质最好的解说。水的包容性是其他万物很难比拟的。你是大陆,她可以包容;你是长空,她可以包容;脏脏的,她可以包容;圣洁的,她也可以包容。
  水无所不包容的胸襟足以令我们羞愧。我们做人做事,往往就是缺了水的这种博大胸襟,才使得我们人生之路变得泥泞不堪,甚至寸步难行。
  应该说人的本性都是希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标准,人与人之间也就不可能统一成一种思想,这也就使得本来简单的事情必然会复杂化。
  这时候很多人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排除异己,打压异己,致使本可以和谐的局面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人,你的不包容只会让你变得孤立,最终使你走向灭亡;如果你是领导,你的不包容,就会让你四面楚歌,甚至变成独夫,也会让你减少了很多进步的机会。
  所以一个人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能包容和自己不同的甚至是不喜欢的人或物,做到和而不同。如果你是一个能包容不同意见的人,别人就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果你是一个听不进建议甚至对异己进行记恨打压人,忠诚的人就会慢慢地离你而去,最终只留下一些愿意顺从或者是和你沆瀣一气的人,短时期来看,也许能看到一幅所谓的祥和局面,但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现实里,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包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不会发生,而且一个拥有包容之心的人,会活得更潇洒,面对人生的荣辱得失也更坦然,因为他不会在一些小事上耿耿于怀而让自己处于忧虑状态,所以包容别人的最后是包容自己。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水的这种包容并没损害她至净的品质,你给她以肮脏,污染了她,她会默默地蒸发自己,或者慢慢地透过泥土,从而重新净化自己,让自己回归圣洁。我们的人生也应该如此,不管遇到肮脏的和污染的,我们都要不忘初心,记得净化自己,保持自己那一份本真。
  水的这种不争、卑下和包容的品质,可以启发我们的处世方式,也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撑,让我们变得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所以难怪有人对水做出这样的诠释: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也许这是对“上善若水”最形象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