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16

引来甘泉暖民心

作者:李欢 高胜举 时间:2017-06-16 阅读:207


 引来甘泉暖民心
——斗古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侧记
记者 李 欢  通讯员 高胜举


  走进斗古镇水塘村,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可谁也不曾想到这里原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村寨,通自来水是居住在这里的很多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
  “自来水通水的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就坐在水窖边听水哗哗地淌进水窖,感觉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像马敏领这样的好干部,让我们喝上了自来水。”回忆起当初通自来水的情景,水塘村村民马往激动地说。
  斗古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地处干旱区,全镇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且境内缺少常年性水源,群众饮水困难,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季节性缺水较为严重。
  一直以来,斗古镇水塘村人畜饮水都处于极度缺乏状态,让当地人一筹莫展,生产生活用水均靠收集屋檐水、小水窖集雨和取山塘水。无雨季节,群众每天都须天不亮就去排队挑水背水,而那一点一滴的水,总是让人们等到望眼欲穿都装不满一桶。若村里遇到婚丧嫁娶等事宜需大量用水时,村民们只得人背或者车拉,到来回路程20余公里的绿荫塘取水应急。
  “水贵如油”正是该村饮水困难状况的真实写照。
  “我们水塘村用水困难得很,特别是没有劳动力的人家,缺水问题更严重。一到枯水季节,大家都要起早摸黑的去排队等水,等一桶水都要二三十分钟,还经常因为等水的问题引发吵闹、打架等事情。后来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很多人家都建起了水窖,收集雨季水,但水质无法得到保证,村民安全饮水未得到彻底改善。”说到饮水困难,村民马朝激动地说。
  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迫在眉睫。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斗古镇党委政府的全面安排和部署下,斗古打响了“农村饮水安全战役”,明确了以马敏领同志为主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斗古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开弓没有回头箭。马敏领得到工作指示后,按照“做到工作不落实不回镇、不通水不回镇、工程建设任务不完成不回镇”的任务要求,一心扑在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上,每天起早摸黑,奔赴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现场,一干就是一整天,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进度,马敏领带领其他干部志全身心投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饿了就在山上烧洋芋吃。
  “趁现在还干得动,就多干点,希望早点把斗古镇饮水安全工程修建完工,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这是马敏领常常对其他干部群众说的话。
  马敏领和其他干部一心扑在安全饮水工作上的干劲,当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背地里为他和其些干部竖起了拇指。
  “每天一大早都看能见马敏领,他比我们都来得早,和我们一起挖水沟、抬水管、埋水管,中午他都没有回去吃午饭,就和我们一起烧洋芋做午饭,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放工回去,干起活路来也毫不逊色。”水塘村村民王超如是说。
  在马敏领的带领下,水塘村的水通了。近三年来,他还带领群众在干沟、白沙、斗古三个村修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今这几个村寨只要拧开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便流淌出来,解决了当地群众千百年来的饮水困难。
  水通了,群众的心与党的距离更近了,发家致富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也更足了,在斗古镇,马敏领带领干部群众修建饮水工程的的故事已传为佳话。
  “这些蓄水池、管道,就像心脏和动脉血管,源源不断地为斗古镇的群众输送着动力与希望。”马敏领看着已完工的水利工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