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19

小小土豆粒 融入新科技

作者:李欢 时间:2017-06-19 阅读:256


 小小土豆粒 融入新科技
——中农发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见闻
记者 李 欢



马铃薯花开正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草海镇的中农发组培中心,技术人员在科研室内身穿白大褂,面戴口罩,正细心地在工作台前对马铃薯进行茎尖剥离,随后被植入营养液的瓶子,再送到培育室进行细心呵护。
  在培育室,柔和的灯光暖暖地照在置有脱毒马铃薯茎尖的瓶子上,脱毒马铃薯幼苗在瓶子内慢慢生长。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马铃薯种薯脱毒到马铃薯进入田间地头广泛种植主要历经以下工艺流程:茎尖剥离—病毒检测—培养基灭菌—脱毒苗扩繁、培养—苗期管理—原原种收获—分级清选—原原种贮藏—原种繁育—良种繁育—农户生产。
  据悉,脱毒马铃薯组培育种项目主要是在温室和田间隔离的条件下,用经过茎尖脱毒技术处理的无病毒马铃薯试管苗,培育出微型薯。这种品种的马铃薯具有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表皮光滑、口感好等特点,生长周期比普通品种的马铃薯短、亩产高。
  在离组培中心不远处的800亩微型薯繁育基地内,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基地正在逐步成型。在这里,组培中心培育室内的脱毒马铃薯被植入土中,在这里生长。该基地采用物联网及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利用传感器及现代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温、光、水、气、肥植物所需五大元素进行实时监控,为马铃薯微型薯生长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统计分析,并实现自动灌溉、半自动采收,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最稳定的产量。其中建设20万平米的联栋式智能温室,每年可繁殖3季微型薯近2亿多粒,建设0.58万平米的微型薯气调库,可储存2.5亿粒微型薯。
  马铃薯作为威宁的特产享誉四方,同时也是威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但一直以来,马铃薯的品种单一,长期种植后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病灶,产量无法提升,早在1994年,威宁就开始推广脱毒种薯种植,然而种薯价格高加上农户传统的种植观念,脱毒马铃薯难以推广种植。
  近年来,威宁先后引进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农发广西格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科研技术,对马铃薯进行茎尖剥离,使用智能化茎尖脱毒技术,脱毒率达99%。
  据了解,微型薯繁育后,公司将在威宁进行一级良种、二级良种扩繁,带动威宁群众参与良种扩繁。在今后,脱毒马铃薯将轻松栽种在平常百姓的土地中,进一步得到推广,农户也不在因脱毒种薯价格高昂而放弃种植。
  “随着威宁不断在脱毒马铃薯方面引进科技型企业,投入更多的新科技,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将给威宁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