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19

一块马铃薯种植“试验田”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7-06-19 阅读:191


 一块马铃薯种植“试验田”
——走进全国马铃薯大会威宁核心种植展示区
记者 马召凤



威宁马铃薯核心种植展示一角
 

  近日,记者走进双龙镇水潮村、大地村核心种植展示区,成片规整的马铃薯基地映入眼帘,一条修缮完好的通村柏油马路蜿蜒向前,一路指引着我们将视线落到了一栋栋白色的民居之上。农民们三三两两从路上走过,乘着雨后农闲的空隙,在基地内观赏着成片马铃薯构成的景观。 
  这里,不仅是2017年全国马铃薯大会品种种植核心展示区,也是威宁马铃薯与精准扶贫规模化示范基地。当地的农民依托着这一基地发家致富,奔向幸福前程,也依托着这个基地开始了科学种植、现代化作业的积极探索。
  据悉,该核心种植展示区基地占地12858.5亩,其中平地5823亩,缓坡地及公路沿线7035.5亩,涉及农户1057户,其中贫困户125户590人。该基地按照“公司+农户+村集体+基地”的农村“三变”改革运行模式,按公司占80%、农户占15%、村集体占5%进行利润分红,每年帮助基地内1057户入股农户户均分红6000元以上,户均打工收入12000元以上,户均总收入达18000元以上,100%地解决脱贫致富增收问题,是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
  核心种植区包括专家试验田200亩,供省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成果展示和试验示范。全国主栽品种展示区面积100亩,在全国各地征集产量高、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的91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亩产4000公斤以上高产高效技术攻关,收获后作为威宁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其次是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覆盖1000亩的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利用远程自动化系统控制管理,展示现代化种植技术,这是威宁马铃薯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一次尝试。
  目前,水肥一体化建设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马铃薯增产增效间套作模式展示区面积200亩,围绕种植结构调整,示范推广利用马铃薯间作荞麦、玉米和大豆等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高标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面积200亩,主栽品种有威芋5号、青薯9号,基地全部开展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各品种统一播种、统一密度、统一行向、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通过基地内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领和推广,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增产增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农业转型升级走向现代化、农民持续增收的多赢局面,为加快科技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出了新路。”基地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