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6-19

小洋芋大文章

作者:李云侠 卯龙艳 时间:2017-06-19 阅读:228


 小洋芋大文章
——小海镇原种扩繁基地建设见闻
记者 李云侠 卯龙艳




松棵村马铃薯基地


  300多年前就在威宁“扎地生根”的小洋芋,真的能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做出大文章,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帮上大忙,让百姓刨出幸福新生活来?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小海镇松棵村。
  6月,从泰丰园穿过卯关村再到小海镇松棵村,30分钟左右的车程,掠过道路两旁的,除了洋芋还是洋芋。
  到小海镇松棵村,一下车,连片的洋芋郁郁葱葱,洋芋花正次第绽开,白的紫的芳香扑鼻,当地村民正在一字排开喷打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农牧局派出的两架无人机也在技术员的指挥下来回忙碌着。
  据村支书李寿贤介绍,今年松棵村共实施了5500亩马铃薯连片种植,薯种全部由农牧局以每亩400斤的标准配给,均选用威芋5号和宣薯2号等无病虫脱毒种薯进行栽培。
  从整地开始,县农牧局、省马铃薯研究所、县植保植检站、县农技站及项目实施公司——贵州金农马铃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就全程跟踪指导栽种。
  松棵村村民刘石聪告诉记者:“他们指导的都是科学的种植技术,不像原来的种法了。”翻地的深度、整地的平整度、种子切割技巧、行间距、粪肥比例、浇水量大小、病虫害防治……几乎洋芋栽种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业技术员深入田间手把手的教授。
  技术员黎庭亮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教会老百姓用科学的办法搞种植,确保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期以来,基地里每天在当地村民中至少雇用100多名进行田间管理,每人每天支付80元到100元不等的工资。村民刘菊儿说:“闲着也是闲着,我来打了5天药水,每天80块钱,可以勉强贴补家用了。”
  在现场,药水由技术人员按照比例配好后,分发给工人,连片喷打以防有遗漏植株。
  目前,洋芋已经长到快及膝了,根茎壮硕,枝繁叶茂,技术人员说,今年虽然小有干旱,但总体来说,气候条件相对良好,洋芋长势不错,有望丰收,加之这片土地连续多年种植烤烟,轮作之后洋芋种植效果更为理想。
  游走基地,宽阔平整的水泥机耕道穿地而过,到洋芋收获期,拖拉机等农用车可直接进地拖运,方便省力。此外,松棵大河河堤治理已完工,每逢雨季地里的农作物就遭受水涝的局面也将得以彻底解决。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种植技术的科学化提升,威宁新时代新农村的面貌也在洋芋基地的建设中可窥见一二。
  李寿贤告诉记者,松棵村今年搞洋芋连片种植,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松棵村全村1100户村民,种植洋芋的就达1087户,占了98.8%。这大多得益于技术员的全程跟踪指导,让群众有了信心,而公司承诺的高于市场价每斤5分钱及保底价回收又让群众吃了定心丸。
  在与松棵村相邻的小海村洋芋基地,大片的洋芋花也在风中摇曳生姿。小海村共种植洋芋2200亩,涉及农户800余户,种植大户比比皆是,其中中心组黄初仙家种得最多,种了30多亩。
  近年来,洋芋作为主食的呼声越来越高,洋芋深加工后的食用品类也越来越多,洋芋在市场上需求量日益增大,可谓是逐步走俏食品界。相信小海村的小洋芋们,也将成为市场的生力军,带领当地群众杀出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