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战贫困 苦干实干暖民心
作者:孔德亚 罗荣幸 时间:2017-06-22 阅读:431
撸起袖子战贫困 苦干实干暖民心
——海拉镇火箭村党支部书记廖关成带领群众脱贫攻坚侧记
通讯员 孔德亚 罗荣幸
提起海拉镇火箭村,这样一个有着6个村民小组,517户2335人,其中贫困人口202户807人的行政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甚至各小组村民之间出现团团伙伙,集体上访。村支两委干部,相互拆台现象时有发生。用一些村民的话说,“收拾不好的烂摊子,要穷也就随他穷了”,这样一种消极的思想也逐渐影响到少年儿童,代际传递很难避免,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2012年原本在外务工的廖关成,因为想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被推为村支部书记的他,一头雾水。
“火箭速度”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一直以来官场上流行的一句话。虽然廖关成知道自己算不上“官”,但他也深知这是党委政府和百姓的信任,他不能让火箭村永远这样下去。
说到做到,廖关成上任火箭村支部书记以后,首先摸清底数。他组织村支两委人员、老党员及当地的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用一个月的时间走组入户,挨家挨户地坐下来了解情况,并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小笔记本上。
摸清楚情况后,廖关成开始进行筛查工作,对村里有困难的群众、有问题反映的群众、有矛盾纠纷的群众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清单整理。
清单整理出来了,他开始思索如何来处理堆积成山的清单?针对困难群众,廖关成积极到各个部门争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自担任村干部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2300余人次,累计排查调解矛盾纠纷270余起,特别是2017年对火箭村来说是一个关键之年,既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之年,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促发展之年, 矛盾纠纷问题重重。秀水至海拉段公路工程涉及迁移坟墓9座8户,房屋拆迁3户,水窖13个,猪圈5个,厕所3个,耕地占用和掩埋160亩。平山顶光伏项目建设涉及土地流转378户1530亩,青苗补偿153亩。面对复杂多变数不胜数的群众问题,廖关成从未退缩半步,而是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
就这样,廖关成快速通过摸清底数、清单整理、帮扶援助“三把火”慢慢地把火箭村理顺了,那些“脏乱差”“团团伙伙”现象已渐渐逝去。
“火箭模式”助推脱贫攻坚见成效
一直以来,火箭村的百姓以传统的马铃薯、玉米等种植为主,2012年来,海拉镇党参在市场上销售量增加,火箭村老百姓也开始发展党参种植,2016年火箭村种植苹果300余亩,为火箭村产业调整拉开了序幕。
为了改变火箭村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廖关成曾经特意跑到云南昆明、昭通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石榴、荷兰豆等种植技术。
考察回来后,廖关成立即与村两委沟通协商,争取群众的意见和支持之后,决定将海拔低,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的包谷地组小岔河一带规划发展种植软仔石榴50余亩,在火箭村红卫组和丫峰组发展种植荷兰豆100余亩。
火箭村海拔高,光照资源丰富,2016年底,海拉镇在火箭村投入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廖关成考虑到老百姓的土地流转之后,土地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今后的生产生活将成为一个问题,为此,廖关成经过多方思考和了解之后,向海拉镇党委政府和光伏企业提出发展农光互补的建议,那就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在建设光伏发电时,在光伏板之间留下相应的空间距离和光伏板与地面的高度,以及光缆线深层掩埋等,为老百姓种植矮杆经济作物和牧草等农业和畜牧业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坚持和努力下,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党政领导和企业的支持,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目前火箭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老百姓入股分红的模式正日趋成熟。
“火箭干部”树脱贫攻坚好榜样
廖关成担任火箭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除了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经常与老百姓沟通,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
2015年,火箭村实施危房改造项目,由于实施危房改造贫困户家庭经济贫困,购买砂石料费用成了问题,为了帮助贫困户盖好房子,推进实施危房改造项目,廖关成将自己石厂的砂石料免费送给贫困户,为赵泽富、龙文武等5户贫困户共送去560立方砂石料,帮助他们修房盖屋。
在他的带领下,火箭村犹如火箭般快速发展,村里的人饮工程得到有效落实,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通村通组路串户路修到村民的家门口,村文化小广场建立起来了,村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今年3月,海拉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其他17个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到火箭村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火箭村也从以前的“拖后腿村”变成了“先进村”,火箭村支部先后被县委及镇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廖关成本人也在2015年被市委评为“文朝荣式党支部书记”,2016年,先后被海拉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年终考核中,火箭村党支部荣获一等奖。
廖关成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火箭村这片热土上,他把加强基层组织抓在手上、脱贫攻坚扛在肩上、把为民办事放在心上,竖起精准脱贫的一面旗帜。
在火箭村,每天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来往于每个村民小组与村支两委、与党员群众商议着火箭村的未来,他就是村支书廖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