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金州”再出发
作者:陈武帅 喻飞燕 时间:2017-06-29 阅读:214
魅力“金州”再出发
——探访“小金州”猴场古镇遗址
记者 陈武帅 通讯员 喻飞燕

蔡中华家古屋,只残存一面古墙
仲夏时节,走进猴场镇街上社区,三岔河蜿蜒而下,水势汹汹,与两岸悬崖峭壁相互呼应。
昔日哒哒的马帮已走远,奢香古驿道已然不在,古镇的故事只在老一辈鲜活的记忆里流传,仅存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当年三省通衢“小金州”猴场的繁华俏颜。
在猴场街上,见到唯一尚存的一幢四合院古屋,这是一幢外面由石头堆砌的古墙,里面是三间全木结构的房子,屋檐上还保留着年代较久的青瓦。
据古屋的主人蔡中华介绍,这幢古屋最初是同治年间当地富绅颜家所修,当年赠送给蔡氏先祖蔡彪,传至蔡中华已历时6代人,房子将近有200年历史。
“小时候,猴场街上还有许多清朝年间留存下来的古建筑,营盘、花园、蔡氏公馆、长街古泉、凉亭楼台遍布猴场。听老人讲清朝时期的猴场商旅络绎不绝,在水城买不到的稀罕物品在猴场都有交易。直到解放后猴场街上依然还有40多幢古屋,可惜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严重,所有古建筑损坏殆尽。”说起猴场的过去,蔡中华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蔡中华一家在猴场街上已有门面出租,但依然居住在古老的四合院内。蔡中华说,古屋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宽敞舒适,还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舍不得丢弃。
清康熙年间,猴场是“三省通衢”的商业重镇,因每逢生肖属猴这一天赶集,故名猴场。当时,两湖两广云贵川商旅络绎不绝远道而来,冶炼业十分兴旺,被誉为“小金州”。
《威宁县志》云:“猴场大河,旧名革遮塘。清设汛置驿,驻外委防守。水量益大,设舟以渡,为通水城大道。此河流域,全属膏腴,灌溉之利颇大,县境之精华多萃于此。”
此外,猴场还有著名的猴场八景。有诗为证:“三星挂榜连科第,五老朝阳坐地基。耸壁照见骆驼象,丹山唤水雁孤啼。碧水当桥锁横溪,,梅花点点世间稀。印落沙丘文武聚,岩插金枪镇国基。”
如今,猴场八景有的依稀可见,有的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走进穿洞社区,一旧一新两座桥首先进入眼帘,一座是古老的铁链与木块相连的老桥,显得有些破旧,旁边则是用石砖修葺的新桥。
在梅花山顶,望向猴场,可以感受 “云贵万重山”的波澜壮阔。巴西的山嵯峨可观,中营村的山,如龟如蛇、如犀牛、如骆驼、如雄鹰,偏坡寨后的山则宛如一尊坐佛合掌诵经,前面的山峰如铙如槌如木鱼,灵气逼人。
每逢雨季,猴场镇的下倮末至板桥之间,水从山腰至谷底,汹涌而下,遇石阻挡,浪花飞溅,响声震天,撼人心魄。旱季则温柔妩媚,别是一番景象。倘夏季酷热之时,三五好友,浸入水中,水凉如冰,实在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曾经繁华已远去,魅力猴场重新再出发,3万余名猴场人正整装待发建设“新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