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03

聆听马铃薯破土的声音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7-07-03 阅读:190


 聆听马铃薯破土的声音
——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 沈光勇


  走过南高原威宁,成片的洋芋花花海让人仿佛走进马铃薯的“王国”。
  2008年4月,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授予威宁“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称号。
  2009年12月,“威宁洋芋”地理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局批准,相继注册了“南方薯宝”、“威雪牌”、“威宝牌”等商标。
  2014年着手打造“威宁洋芋”区域公用品牌,已取得马铃薯无公害认证10余万亩。
  2008年以来,威宁相继举办了5次“马铃薯文化节”。2017年,全国马铃薯大会在毕节召开,威宁作为大会现场参观点,受到了参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
 
  威宁地处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总面积62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马铃薯种植是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这里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第一大县。
  威宁低纬度、高海拔、强日照、大温差的区域气候,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安第斯山区极为相似,繁殖的马铃薯种薯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特性,拥有发展马铃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纵观威宁马铃薯的发展,已过经年,从麻洋芋、草果洋芋、乌洋芋等发展到现在的高淀粉型、低淀粉型、鲜食型、加工型、并用型等的早、中、晚熟180多个品种。
  种植面积也从50年代的13万亩发展到2016年的165万亩左右,年均单产从410公斤提高到约1820公斤/亩,2016年全县鲜薯总产量突破300万吨,是全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威宁已开始选育自己的当家品种“威芋”系列,并建成了脱毒组培室及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初步构建了自己的良繁体系,加快了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及品质。
  如今,引进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和毕节泰丰公司入驻威宁,建立组培中心,年可生产马铃薯原原种2亿粒,建立原种繁育基地2万亩,一、二级优质脱毒种薯基地50万亩,预计年产种薯100万吨,外销60万吨,四级良繁体系基本形成,加快了威宁马铃薯种薯繁育步伐,为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165万亩,鲜薯总产量达300万吨,其中商品薯140万吨,商品率为46.6%,总产值40亿元左右。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169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马铃薯作为威宁一个适宜范围最广、群众接受程度最高的特色优势产业,既是威宁通过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目前,威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并制定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强化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真正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预计到2020年,威宁将建成2-3个马铃薯脱毒中心,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4亿粒以上。建立原种基地4万亩,扩繁一、二级种薯96万亩,建成完善的马铃薯种薯一、二、三级良繁体系,发展商品薯种植100万亩。
  到那时,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达200万亩,总产量达到400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马铃薯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从现在的22%提升到35%,收入从现在的1690元提升到2600元以上。
  目前,威宁正在强化马铃薯交易市场建设,投资2.72亿元,在威宁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内建马铃薯综合交易市场一个,依托互联网和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智能报警系统、马铃薯大数据中心系统、移动终端系统、在线B2B交易平台,把市场内马铃薯线上和线下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年销售马铃薯250万吨以上。

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威宁不断强化质量和市场监管,加强马铃薯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积极开展地方标准制定,制定威宁马铃薯生产标准3个以上;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强制实施质量检验认证制度;建立严格的疫病监测和质量检测体系,实行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
  强化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在现有4家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发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生产线,积极发展马铃薯精粉、变性淀粉、速冻薯条、膨化休闲食品和马铃薯主粮化加工业,实现马铃薯深加工率达20%以上,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强化品牌创建推广,着力培育“威宁洋芋”区域公共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大力开展马铃薯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创建名优产品、产品认证各5个以上。
  强化发展模式创新,组建马铃薯产业协会,强化对马铃薯产业的协调和统筹力度。大力发展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为全县马铃薯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鼓励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马铃薯生产”。力争到2020年,在全县联合组建100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实现优质脱毒种薯种植面积全覆盖,带动全县20余万户,90余万人的马铃薯种植,其中覆盖贫困人口3万余户,12万人。
  威宁——“中国薯城”,正按照“布局科学化、种植规范化、品种专业化、产品优质化、加工精细化、产品主粮化、营销网络化”发展思路,响应国家农业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促进马铃薯产业链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