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05

威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7-07-05 阅读:177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以县、乡、村造林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实现森林经营水平和管护成效显著提高,城郊、村寨、通道、园区植被景观效果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机制,合力共建生态县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县荒山绿化建设指挥部,各乡镇(街道)、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组织网络。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将考核指标和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创建部门和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共实施落实营造林面积82.55万亩,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县创建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县城主要路口设立创建宣传牌,镇村张贴宣传标语,印发知识手册。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2017年,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绿化行动三年来争取各类补助资金6.43亿元。
  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增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围绕建设“草海避暑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百草坪、马摆大山、板底彝族风情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开放,黔韵紫海等核心景点及锁黄仓国家湿地生态公园加快建设。
  保护自然环境,放大生态资源优势。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严守生态红线。不断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划定生态红线。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划定省、县、镇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实施以草海综合治理绿化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各镇加快实施林荫大道、河边绿带、园林式道路、街头绿地、精品水景等城镇绿化“五个一”工程。精心组织“绿色威宁”建设,全力推进绿化造林工作,201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1.02平方米。
  实施重点工程,美化城乡人居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农村延伸,精心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让城乡居民同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实施县城周边重点区域绿化工程2200亩,实施大苗造林,近期达到绿化效果。在草海流域范围内实施32000亩提质增效绿化。现已完成工程量的80%。
  严格监管执法,严格项目审批。严守环保底线,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成立执法大队,相应增加监管人员职数。建立完善监控,确保监管全面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