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05

威宁持续降雨 近16万人受灾 全县上下万众一心 全力以赴抗洪救灾

作者:    时间:2017-07-05 阅读:315


   今年6月以来,威宁迎来持续降雨天气,分别于6月11日、14日和28日出现三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金斗、么站、龙场、麻乍等几个乡镇最为严重,其中最大降雨过程发生在6月28日夜间,金斗乡红石村12小时内雨量达到200.7毫米,属于特大暴雨量级,是威宁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量。
  据统计,截止7月2日,全县灾害共造成28个乡镇(街道)15.99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5465公顷,毁坏耕地面积46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10头、羊46只,直接经济损失5228.5万元,2000余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倒损和进水,紧急转移安置2911人,严重造成灾区受灾群众生活困难。
  天灾无情人有情,党员干部献真情。洪灾可以暂时毁坏房屋、冲毁道路,可以毁坏农作物和村庄,但挡不住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风雨同舟,同心合奏。面对强降雨袭击,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积极行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力投入到防汛抗灾工作中,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强化防汛抗灾措施,确保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记者 何欢)



挖掘机抢修金斗镇冲子村公路
 

重灾乡镇:党员干部冲在抗洪一线
记者 何欢



么站镇田上村灾民安置点


  回想起6月28日夜间那场特大暴雨,金斗镇很多党员干部仍然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28日傍晚,威宁很多乡镇普降暴雨,在金斗镇党政办公室,金斗镇党委书记赵德永和镇长李潇等坐在办公室关注着雨情。
  暴雨如注、水势迅猛。当晚11点过,大暴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赵德永意识到,这大暴雨一直下,随时可能会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雨情就是信号,汛情就是命令。赵德永、李潇立即组织镇里干部职工出动,冒雨前往金斗社区、红石村等地查看雨情,组织4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9日,金斗镇组织召开防汛减灾紧急会议,要求全镇各部门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并做好雨情监测工作,手机保持24小时通畅,双休日正常上班,严防死守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直到预警解除,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及时转移,特大暴雨没有造成金斗镇群众出现伤亡情况,但全镇17个村不同程度受灾,部分房屋进水受损,大面积农作物被淹,道路受损中断,供水设施大面积损坏,部分群众用电中断,地质灾害危险加深,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目前,当地民政部门已向受灾群名调拨救灾帐篷8顶、大米365袋。
  与金斗镇一样,相邻的么站镇因大暴雨受灾同样严重,其中最严重的是抱都村、红岩村等地。抱都村抱都海子以往是上千亩平坦土地,由于地处低洼地带,几次大暴雨都把抱都海子完全淹没了,让海子真正变成了“海子”,部分群众被困其中。
  29日凌晨,威宁消防官兵冒雨出动赶赴抱都村,用皮划艇紧急转移40多名被困群众。灾情发生后,么站镇组织干部深入抱都村等受灾严重区域,做查灾核灾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抱都村很多村民感慨:“幸好有各级干部的帮助,才使大家脱离危险”。
  由于受灾最为严重,威宁县民政局同时向么站、金斗两个镇专门派驻灾后救援救助工作组,指导当地做好灾情数据统计、灾民转移安置、灾民生活保障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民政局还向全县受灾乡镇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300万元,生活救助粮400吨、救灾帐篷193顶及衣被等物资,有效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金斗、么站、麻乍、龙场……每一个受灾严重的乡镇,经受洪水考验,搞好灾后重建,冲在抗洪一线的都是党员干部,他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抗洪救灾的每个细节里。


气象局:气象服务助力防洪抗灾  
记者 马召凤



金斗镇群众抢修公路


  6月28日,金斗、幺站、金钟三个乡镇出现大暴雨天气,此次强降雨过程导致金斗、幺站等4个乡镇、28个村(居),5190人受灾;么站至田上、么站至抱都、联合至红岩三条公路损毁严重,交通中断;损毁房屋4户10间;金斗镇发生泥石流,交通、电力、通讯中断。
  本次区域性大暴雨,由于预警提前,短时临近服务指向准确,叫应到位,乡镇村干部组织有力,紧急转移受灾群众2000余人,虽然造成了公路、供电中断、房屋倒塌、渍涝等重大灾害损失,但无一人伤亡。
  而在这零伤亡的背后,是一群气象人的不眠不休。在下雨之前,威宁气象局已经通过雷达监测到了降雨回波区域。
  在威宁县气象局气象检测室内,灾害预警防控中心8名工作人员全部坚守在岗位上,工作人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雷达回波屏幕,一边点着鼠标,一边敲击键盘,几个灾情地点的坐标就准确地标注在雷达地图上。
  在监测到暴雨信息的当天下午三点,威宁县气象局联合县国土资源局、防汛办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山洪暴雨气象风险预报,并召开威宁重大天气联席会议,会后各部门就应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提前安排部署。
  6月28日下午5点31分,威宁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息。
  28日下午5点58分,“威宁气象”公众号同时推送了威宁县近日以来的气象预报并发出暴雨预警信息。
  晚上8点8分,气象局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布了暴雨预警信息。6月份以来,威宁气象局共发布手机短信预警19条,覆盖8万余人次,全县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三次,覆盖威宁县境内全部手机用户。
  作为气象服务部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为防汛避险抢险救援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工作人员一边进行灾情检测,一边拿着电话随时给各个受灾乡镇传递灾情信息。严格按照三级叫应流程和标准,电话叫应县、乡、村三级防汛负责人共计225次,其中,从28日晚10点到29日凌晨,电话叫应达50余次。
  正是气象部门的前期监测到位和叫应到位,才保证了暴雨袭击区域的人员安全成功转移。


 
民政局:抗洪救灾泽演鱼水情      
                         
记者 高胜利
 


县民政局发放救助粮
 
  今年入汛以来,为扎实做好汛期救灾备灾工作,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县民政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加强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救灾工作需要,积极备战,全力做好汛期安全防护工作。
  入汛以来,威宁先后发生风雹、洪涝等几次较大自然灾害,面对严峻的灾情,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主动作为,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乡镇抗灾救灾,转移、安置房屋倒塌、损毁的群众,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在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有效确保受灾群众有东西吃、有地方住、有衣穿,不因灾病倒。在灾害面前,民政局用辛劳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抗灾为民的动人篇章。
  为做好防汛工作,县民政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应急救助,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包片区对39个乡镇(街道)查灾核灾,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切实做好灾情收集、统计、核查、会商、评估等工作,保证灾害信息及时互通,使灾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第一时间得到收集汇总上报,为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信息。
  核查过程中,为准确把握灾情,了解第一手资料,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坚持到每个受灾点实地核灾,车能去的地方尽快去,车不能通行的地方便穿上雨鞋走着去。
  民政为民,危急时分见真情。救灾过程中,民政局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300万元,生活救助粮400吨、救灾帐篷193顶及衣被等物资,有效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并储备了救灾帐篷100顶,棉被3000床,折叠床100张等救灾物资,筹备再次采购按2500人配备标准的转移安置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民政局及时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理赔,尽量挽回损失。灾害发生后,各乡镇(街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完善理赔资料,立即启动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快速理赔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快速予以理赔,使受灾农户及时获得了灾后赔偿。截止目前,全县参加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农户报案90起,理赔67起,损失房屋面积993平方米,共赔付了40.91万元,正在办理理赔手续23起。

国土资源局: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          
记者 高胜利
 
  进入汛期以来,威宁20个乡镇(街道)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么站、炉山等13个乡镇均受到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县国土资源局把全县地灾防治作为“生命任务”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细化工作,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质灾害防范中,县国土资源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以隐患巡查、排查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隐患排查中,国土资源局迅速组织开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隐患较小的,落实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撤离避让,对险情较大的,首先组织群众撤离避让同时上报地灾办,由地灾办安排专家组现场开展应急调查,指导防灾避让。及时同地质灾害防治对口协作单位贵州省第二工程勘察院、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毕节分院对接,组成三个专家组深入隐患点开展应急调查工作,对各乡镇排查上报的隐患点开展核查鉴定。  
  同时,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的三查制度。对集镇、学校、工矿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工程、重要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深入的地质灾害巡查和排查,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修订防治方案,把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确保监测无遗漏。
  目前,全县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9处,涉及30个乡(镇)街道,其中滑坡100处、不稳定斜坡83处、崩塌危岩体(带)46处、其次为地面塌陷11处、泥石流7处、地裂缝2处。
  在下一步工作中,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值守及信息报送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运输局:为“孤岛”打开救援通道
记者 马召凤 通讯员 赵莉
 
  近期以来,威宁县持续降雨导致多地山体滑坡,多处洪涝灾害严重。
  暴雨导致多条公路干线出现路基坍塌、边坡塌方、桥涵冲毁等情况。其中我县重要出省通道九林头至可度公路K13+000-K16+000沿线多处严重垮塌,抱都至金斗集镇主要连接线全线多段被损毁,交通一度中断。进出金斗镇的所有通道基本都被山体滑坡所切断,金斗镇成为“孤岛”。
  灾害发生后,县交通运输管理局立即成立工作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给受灾乡镇发放了200万元资金用于道路抢修。
  在么站镇抱都村,一段长18公里的路面全部被山体滑坡阻塞,外面的人很难进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长期的雨水浸泡,导致山体松动,随时有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的可能。
  6月29日上午9时,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就近调集公路养护站工作人员,前往么站镇抱都村。联合乡镇,调集机械,出动装载机5台,对抱都至金斗公路进行突击清理作业。道路抢修队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过,终于打开了通道,成功救援了被困抱都小学的10余名老师。
  道路打通之后,消防、电力水务等职能部门才得以进入灾区开展进一步的救援工作。
  在金斗片区,此次暴雨导致了5处路基的坍塌。通往威宁的大海子桥也被大雨冲断,目前,县交通运输局正组织工作人员从宣威调运管道过来搭做便桥,工作人员轮岗值班,全天有人候命,拟在三天之内疏通金斗镇的交通要道。在进行紧张的道路抢修、信息报送和路障提示等工作的同时,县交通运输局还邀请了专家对大型山体滑坡做了相关的论证和专题方案。
 
农牧局:深入一线防汛救灾
记者 岳刚
 
  县农牧局把农业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根据实际受灾情况,科学制定抗灾技术措施和生产恢复技术方案。
  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行包片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动员广大农民积极投入抗灾生产,落实抗灾技术措施。抓住降雨间歇,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加强组织调度,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努力减轻渍涝影响。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对受灾严重地块,抓好改种补种,确保不误农时。组织人员对损毁的大棚设施、畜禽场舍、养殖池塘进行全面检查修复。加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力度,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强化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流行。


供电局:全力抗击暴雨 抢修电力设施
记者 岳刚
 
 


供电局抢修供电设施
 
  面对持续强降雨天气,威宁供电局迅速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局属各生产部门、供电所对输配电设备进行密切监控,随时做好抢修保供电工作。
  洪水、滑坡导致么站镇、金斗镇电力设施受灾较为严重,威宁35kV金斗变电站4条10kV电力线路停运。灾情发生后,威宁供电局第一时间成立抢险救灾小组,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协调,调配抢修复电物资及时到位,局生产设备部、安监部等工作人员赶到受灾较重的么站镇、金斗镇巡查受损电力线路,查找安全隐患点,全力开展抢修复电工作,力争第一时间恢复电力设备正常运行。29日20时,威宁35kV金斗变电站4条10kV主线恢复供电。
  目前,么站镇、金斗镇降雨还将持续,部分受灾地区的洪水尚未退去,防洪形式依然严峻。威宁供电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受灾地区线路的巡视力度,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抢修工作,及时处理线路、设备安全隐患点,确保威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移动、电信公司:保卫通信生命线
记者 岳刚
 
  6月30日凌晨6点,移动公司各抢修小组组长准时抵达公司,召开现场调度会议,清点应急抢险物资,核对后台数据。7点共计8组55名专业技术人员,驾乘18辆应急抢险车携带4台熔接机、60台油机出发赶赴灾区进行抢险。
  受停电及光缆大面积被冲毁的影响,全县13个基站脱服。抢险队员们克服缺乏补给,脱服基站均位于高山密林之中周边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14点前完成么站镇关键节点站点恢复工作,么站通信基本恢复;面对么站至金斗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的困难,抢险队员们徒步携带抢修工具突入灾区抢修;面对大面积泥石流冲毁的骨干光缆,党员先锋队突击在前,手工清淤挖出断点,只为尽快恢复灾区通信。
  通过全体抢修人员的努力,7月1日凌晨4点,所有断点全部抢通,有效地为灾区后续抗灾工作做好通信保障。
  威宁电信分公司分管领导带领线路组和工程队迅速赶赴受灾一线,因山体滑破造成公路中断,所有人员只能冒雨沿崎岖小路徒步行走至受灾一线,艰难行走近1个半小时才到达通信中断点。通迅中断点位于大山深处的沟边,山势险竣,环境恶劣,大家不敢耽误一分钟,迅速组织放光缆,接头,分工有序地进行。中途天空一直下着大雨,为预防二次滑坡,抽调部份人员负责沿山间观察水情随时汇报。中午时分,毕节电信分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张祥也赶到一线,同大家一起抢修,所有人员全身淋湿。经进大家配合一致努力,晚上7点30分,完成抢修恢复通信。


移动公司抢修通讯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