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毓万:一个离任老支书的为民情怀
作者:赵德从 时间:2017-07-10 阅读:259
管毓万,原玉龙镇深沟村党支部书记,男,生于1953年1月,1991年参加村委会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年64岁。
镇党委考虑到管毓万年迈,为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辛苦奋斗几十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去年支委换届时,镇党委选任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到深沟村接任其支部书记职务,好让其休息休息。
他退下来了,可他并没有休息。
他始终坚守纪律、践行党员职责,以身作则、积极投入脱贫工作,给新上任的村支两委班子指点经验,为群众谋发展。始终保持一位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虽然他退下来了,他却经常用自己的私家车带着驻村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访民情民意,根据上级指示、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为民办理各项实事。
哪里该修个山塘、哪里该堵个水坝,哪户人家哪块地该建个水窖?他都明了于心。他带着市水务局驻村工作组,到山上沟里去寻找水源,积极争取各种项目支持,带动村里发展。
恒大集团帮扶玉龙镇,到深沟村走访贫困户时,他总是积极参与,跑在最前头。恒大集团准备在玉龙镇选址建设各种基地,他带着恒大集团的工作组翻山越岭,转遍了深沟村的每一个角落。
今年村里新修村活动室,从选址到村活动室落成,他都全程参与,他总是不放心工程质量,生怕会出什么问题,从开工的那天起,他就坚持每天都到现场去走走看看,“看一看也就放心了”,他说。
当村活动室修建完毕,可以入驻办公的那一天,他早早就提着扫把、铁铲去把每间房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深沟村是玉龙镇“出了名”的贫困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每逢雨天便泥沙具下,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制约着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辛勤而不富裕,劳苦而又拮据,浑身有力而没有出路。
面对深沟村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恶化、群众生活贫苦的三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这成为大家心中的结。
管老支书决心改变现状,他深入农户家中解民情、访民意,决心从根本上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栽树,一定要栽树”,老支书灵光一闪。
老支书跟村支两委、群众一起寻找,结合村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过反复论证,发现根系发达的柑橘能适应该村里的自然环境,符合深沟村的土壤及光照条件。且种柑橘见效快、收益好,不光经济效益好,而且根系发达生态价值也高。如果种柑橘的话,正好解决了积压在群众头上的三大难题。
于是,他发动村里60余户贫困户种植柑橘,争取政府资金扶持,此举得到镇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
于是,他与村里一道,从云南省柑橘苗木公司购来5万余株柑橘苗分发给村民们种植。
根苗运到村里的那天一早,他早早地带领村民们等在现场,运载苗木的汽车一到,等候在场的民众便不分男女老幼,七手八脚的踊跃而上,快速有序的把运来的苗木小心翼翼地搬下车,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堆放好。
下车堆放完毕,老支书要求在场的村民一定要把这些幼苗及时栽种栽好,并且精心呵护管理好,“因为它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要想富,先种树,我们一定要成功”。他的语气坚定而执着。
随后,他还对在场的村民作了详细的柑橘种植技术培训,并对如何栽种、管理柑橘等诸多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讲解。
树苗分下去后,老支书总担心村民栽种不及时,怕误了柑橘苗的成活率,他又亲自到这家地里去看看,那家地里去瞧瞧,催促着村民及时种下,他才放心。
不仅如此,现在,老支书还在发动群众继续绿化荒山,带领村民在荒山上种植滇柏等。
老支书的行动激励着村里的党员干部、鼓舞着村里的群众脱贫致富。
这就是管毓万,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一个党性十足的老党员,一个退下来的老支书,在散发着他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