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阅读是最好的家风
作者:谢智玲 时间:2017-07-10 阅读:21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是否健康要看家风是否醇厚绵长。一个家族能否风清气正,我觉得和阅读密不可分。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能把人生至乐与至要完美融合的,莫过于让阅读进驻家里。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可医愚,可启智,可广见闻,可增知识,可与圣贤对话,可通古今大道。闲的时候,拿起书本吧,虽然书中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但书中有真善美,你们可以去粗存精,学以致用。”
那时,父亲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批改作业到多晚,他都会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人生的点滴。然后就拿着书,斜靠在床栏上,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记得有一次停电,父亲点起蜡烛,微弱的烛光在微风下摇曳,他的身影也比平时大了好多倍。因光线的原因,父亲眼睛离书本更近了,差不多都快挨着书了。母亲提醒他这样看书会伤到眼睛。父亲却说:“不看我会无法入眠的,一天不看书就像有件事情没有做一样。”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而同时也蕴藏着甜蜜之爱的地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亲和母亲也有不如意,但他们会选择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说。父亲常说:“学者读书,须要句句反到身上来,一面思索体认,一面反躬实践。否则,你只会成为一个书呆子,一个书童,甚至是一个书架,就是学富五车也没用。”父亲在用它所看的书锤炼提升着自己。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喜爱上了阅读。开始时,我只想学学父亲读书的样子,也想紧挨着父亲,觉得他爱书胜过了爱我。我和父亲并排坐着,一老一小,一人手捧一本书。父亲全神贯注地看书,我歪脸看着父亲。父亲开始的时候用手推推我的脸,让我阅读。我也就装装样子看着书。坚持不到几分钟,我便开始分神,抬头看着在树上跳来跳去的麻雀,逗逗地上躺着的小猫小狗,追追在地上找食的小鸡小鸭。
父亲对我并无苛求。玩一会儿觉得无趣,我又坐回父亲身边。父亲显然深知我的心理,知道硬是强迫我回来读,不如在父亲感染下感召回来读,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是也。果然如此,当我也慢慢地全神贯注地看起书来后,常常被书里的美景、精彩纷呈的故事深深吸引住。有时身临其境,感觉空气特别清新,不自觉地大口大口地呼吸;有时进入情节,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一把汗;有时会因故事的结局与自我想象的相差甚远而哑然失笑。
读书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使我受益颇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写个汇报材料,冥思苦想半天,却写不出一个字来。即使写出来了,领导审阅,要么大段大段地删除,要么勾勾划划的一页纸划得不留空隙。那时,我在办公室无所事事时,就看《秘书工作》、《办公室公文写作大全》、《公文格式》、《办公室秘书手册》等书籍杂志。这些书刊里面的很多文章对我受益匪浅,比如督查报告要怎么写,文中提出了四个要点:开篇应简明扼要,过程和成效可合写,讲问题应真实客观,建议要站位高可操作。阅读后,我灵活运用在实际写作中,写材料借助文中的框架,要求的文件格式、字号、字体、行间距等,严格要求自己。那时爸爸建议我多看《求是》、《中央办公厅通讯》、《保密工作》、《党建》、《贵州水利》等杂志,这样可以了解国家的大方向、政策,读专业杂志是为了写出的材料不是门外汉做准备。就这样,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阅读和实践相结合,慢慢地,写材料的水平真的提高了,报送给领导的材料从大幅删除到只删除一句,到只改几个字,直至最终送上直接可用。阅读让我从事的文字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
生活中,阅读《菜根谭》、《论语》、《荀子》等古典书籍,励志的、哲学方面的书,既提高了我的修养,遇事更加理性。我的儿子读一年级时,有一阵他一直在我面前说某小孩爱拿别人的东西。我问他要怎么处理,他说他不和他交朋友。这时,我对孩子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无完人,但你要见贤思齐,看见小朋友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你要反省到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坏习惯,如有必须改正,而小朋友的优点要学习。我们既要谦虚谨慎,也可以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这以后,他却不再说别人的不是,反而经常对我说:“妈妈,小明又拿我电话手表玩,但我跟他说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我和小明还成了好朋友,我不会未经别人允许就拿别人东西玩的。这是妈妈教我的。”看到儿子如此乖巧听话,我极其欣慰,心里也感念先贤惠人的教诲穿越千年,在我育儿上依然适用。
有一段时间,丈夫时不时在我面前说,我什么都做到位了,为什么单位有些人还是对我不满意呢?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他也不知道。这时,我想起了《诗经》里的一句话:“何恤人之言论!”老公问我什么意思,我解释说:“礼仪上没有差错,何必顾及别人的闲话呢?”老公笑了,反而对我说:“老婆说得对,我们人正不怕影子歪,既然做不到人人满意,何必在意别人的闲话呢。”他从此,遇到类似问题变得从容了许多。
在阅读的影响下,我变得知书达理,对父母更加体贴;对亲人朋友更加和颜悦色,也更有礼貌,守信用。就连平时说话经典萦绕脑际,不自觉地会脱口而出。
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会拿着漫画书读。最开始看《植物大战僵尸》的漫画书,看完还和我讨论,玉米、豌豆、辣椒等怎么打僵尸。孩子读《三字经》,能达到背诵。接着读《弟子规》、《百家姓》、《父与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增广贤文》、《千字文》、《秘密像花儿一样》、《童年的庭院》、《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儿子坚持一天二十分钟的阅读,还剩一本书的时候,他会主动喊我带他去书店买书。他还告诉我:“妈妈,我在书里学到了许多道理,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乖了,我都是在书上学的。”我对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由此看来,家风是否醇厚绵长,和阅读是紧密相连的。热爱阅读是最好的家风,就像梁晓声说:“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诚哉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