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11

狮子村里谱新篇

作者:岳刚 卯龙艳 王元勋 时间:2017-07-11 阅读:209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81)


狮子村里谱新篇
——金钟镇狮子村脱贫攻坚侧记
记者 岳 刚 卯龙艳 通讯员 王元勋


  7月7日,小暑,天气炎热。
  从金钟镇向东南方向出发,吉普车在蜿蜒崎岖的通村公路上行驶了20公里,过了文昌河,便是狮子村。文昌河再往上是可渡河,它们的上游就是马摆大河。马摆大河是北盘江的发源地,云南和贵州就以此河为界。
  因为连日降雨,眼前的文昌河两岸山洪四溢,浊流滚滚。狮子村就座落在文昌河畔,全村496户2256人依山而住,望河而居。
  52岁的村支书刘顺华刚刚从河边察看汛情回来,累得满头大汗。问及狮子村近几年来的发展,刘顺华如数家珍。
 
脱贫,教育先行
 
  2010年12月,刘顺华当选为狮子村支书。之前,他在村里当了十一年的代课老师,他对狮子村教育普及情况了如指掌。
  “我当村支书以前,村里的娃娃没哪个考上过大学,就是因为自然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加上家长思想观念落后,教育方面任其自生自灭。”刘顺华如是说。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刘顺华认为,读书改变命运,不在于它让你通过了最后一天的考试,而在于他给予了你能和这个世界的财富与精英交流的环境。不是所有读书好的人就能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非常重视读书。
  刘顺华还未上任村支书时,他就通过进学校、进农家等宣传方式,大力动员家长培养孩子努力读书,要求每一位家长监督孩子读完小学上初中,读完初中上高中,上好高中考大学。
  刘顺华首先就以身作则,2010年,他的孩子刘锦秀终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狮子村第一个大学生,打破了狮子村大学生“0”记录。
  2011年,狮子村接着传来喜讯,村里又有三个孩子考上大学。
  后来,狮子村逐年考上大学的人数有增无减。2016年6人,2017年高考刚刚结束,狮子村9名大学生榜上有名。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可以说,狮子村大学生从无到有的变化,正是该村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贫困山村教育水平的缩影。
 
产业发展助推致富快车
 
  狮子村海拔1490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十分适合种植发展。该村种植桃树1000亩,目前挂果700亩。按照每亩2000斤产量计算,每斤市场价格不低于1.2元,全村2017年桃子就已创收140万元。
  狮子村可称得上是“世外桃园”,刘书书却是村里的种桃大名人,近几年来每年专门种桃创收就不低于10万元。刘书书说:“我们村土地属于‘油沙’碱地,最适合种植桃树。”因此,村里有着20余年种桃史最负盛名的刘书书,历经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种桃经验,他种植的桃树果大、肥腻、甜美。村子里的人谈起刘书书,没有不拍手称赞的。
  下一步,狮子村将依照“三变”模式,在该村规划3000亩农业产业种植发展。其中今年秋季种植软籽石榴1000亩,随后种植蜂糖李500亩,柚子200亩,补种桃树300亩,发展种植大棚蔬菜300个预计110亩。
  现在,狮子村一系列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政策相继出台,探索出一条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之路。不断积极利用好地方特色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适宜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引进项目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该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
 
兴修道路水利助力脱贫致富
 
  狮子村前就是白浪滔天的文昌大河,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但是,大河两岸全是陡坡地,山上无水,村民种地用水全靠“望天吃水”,大家对水可真是犯了难。村委向当镇里反映了这一问题,镇党委充分发挥“两学一做”凝聚力量,得到了县水务局的大力支持,将在该村山梁子组修建一个占地4亩的水塘,解决全村300余户农户和1000余头牲畜饮用,同时供给2000余亩土地灌溉使用。
  要致富,先修路。金钟到文昌22.5千米的“金文”四级通村公路已经纳入农村公路改造计划;总长6.5千米、宽4.5米、总投资预计455万元通往田间地头的“渔塘—平山—山梁子”水泥路,该建设项目也得到了县交通局的批可,即将开工建设。
  据刘顺华介绍,目前,狮子村还有贫困户30户152人,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2017年,该村计划脱贫19户,剩余11户2018年全部脱贫。
  刚刚脱贫的村民冷玉青说:“尽管整村推进脱贫了,我们自己也得拼命干,不能‘等靠要’,再给政府添负担,趁着自己身体还不错,现在就努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