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会 立即开展查漏补缺 吃透政策 确保精准识别到位
作者:龙胜 时间:2017-07-13 阅读:245
陈波在全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部署会上强调
把握机会 立即开展查漏补缺
吃透政策 确保精准识别到位
本报讯(记者 龙胜) 7月11日,威宁召开全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部署会议。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出席会议并强调,针对当前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要把握好机会,立即开展查漏补缺,进一步吃透政策,确保精准识别到点到位。自治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郑建旭出席会议并作工作安排。
陈波指出,全省开展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缺机会非常难得。最近几年来,精准识别是全县扶贫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之前几次督查发现许多乡镇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家苦于没有一个纠错的机会,只能在“将错就错”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很被动、很困惑、压力很大。这是一次“纠错”的机会,一次重新调整思路、解决疑难问题的机会,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把握,充分吃透政策,扎实做好全县精准识别工作。
陈波要求,一要认真学习政策,精准把握要领。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及干部职工,必须认真开展政策学习,务必在充分掌握政策之后再去贯彻落实,对政策的学习把握做到上心、用心、专心。二要认真开展核查,准确把握信息。各乡镇(街道)领导要组织业务人员、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等进行逐一核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全面做好做实精准识别工作。三要认真收集资料,精准过程管理。在工作中坚持谁录入、谁复核,在录入过程中要认真把握政策,把握方向,强化责任,精准管理。四要认真进行督查,精准责任问题。扶贫办和指挥部要继续“出试卷”,继续“考试”,进一步开展督查密查,强化“痕迹”管理,倒逼问责,同时全县要进行高密度的工作调度。
陈波强调,此次培训旨在提高全县脱贫攻坚业务人员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业务水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内的贫困人口再次进行认真核准,对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以外的农村人口进行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将符合现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建档立卡管理,要切实做到有错必纠、应纳尽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数字真实准确,要全面掌握贫困户的底数,进一步打牢精准扶贫基础。
郑建旭要求,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立即组织开展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按期完成;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逐句逐字研究吃透政策,把握原则,掌握要点,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工作上去;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根据各节点时间要求高质量完成全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任务。
会上,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现场传达、解读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通报,对下一步的业务工作开展扎实培训。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到各乡镇(街道),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及工作站负责人、县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街道)其他班子成员和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