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共建结硕果 鱼水情深铸丰碑
作者:高胜利 时间:2017-07-13 阅读:201
双拥共建结硕果 鱼水情深铸丰碑
——威宁“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记者 高胜利

威宁开展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
岁月如歌,唱不尽的是军民鱼水深情。在贵州屋脊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直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一直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一项光荣使命,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军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和国家级双拥模范县为目标,努力探索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方法,向更宽领域、更大纵深发展,求真、务实、求新,促进军地共同发展,谱写着双拥模范县城的新篇章。
多年来,为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威宁高度重视双拥创建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倾注真情,军地互办实事,地方积极拥军优属,部队主动拥政爱民,150万人民相依共存,和谐相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双拥齐携手,弹奏着一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之歌。
双拥是一项熔铸着军魂和民情的系统工程,需要军民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威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及时调整充实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协调全县双拥工作。各乡镇(街道)及各成员单位均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组织机构,形成有利于双拥持续发展的领导小组会议、党委议军会议、军政联席会议、军民共建、双拥联络员、走访慰问等一套较为完备的双拥工作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在威宁这片“民拥军、军爱民”的热土上,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威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双拥”活动,全县 “四大班子”领导都要到驻地部队看望官兵,给他们送去慰问品,进一步密切部队与地方的关系,增进军政军民之间的团结。
2016年元旦期间,威宁四家班子开展了走访慰问驻威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113.5万元,在走访慰问中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八一”期间,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及时下拨优抚对象慰问经费53.7万元。组织享受抚恤补助的复员退伍军人定期体检,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2628人次。
为了让国防和双拥观念深入人心,威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近年来,威宁在城区主干道、高速路口出站点等人口密集点设立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电视台滚动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威宁新闻信息中心定期刊登双拥宣传内容,城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均制作了双拥宣传专栏和宣传标语,使广大军民牢固树立爱国拥军意识,让国防和双拥教育深入人心,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双拥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做好安置工作,对于全面促进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顺应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威宁采取指令性安置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缓解安置压力。对于指令性安置对象,由县统一分配编制,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近年来安置率达到100%;对于自谋职业的退伍士兵,积极组织退伍军人参加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积极与公安、国土规划执法、打非办等单位联系,推荐作为聘用人员。
2016年,威宁接收退役士兵208人,其中189人自主就业,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261.9万元;17名转业士官由政府安排工作到缺编事业单位,全部到岗到位;2名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12.5万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中,123人选择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退役士兵中82人参加创业培训,41人参加汽车驾驶技能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过培训后,民政部门积极与公安、国土规划执法、打非办等单位联系,推荐作为聘用人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抚政策,推动双拥工作有效开展,威宁积极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加大对优抚对象的关爱力度,从维护其切身利益入手,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制定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为伤残军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对安置政策内的转业士官、退役士兵进行妥善安置,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不断密切军民“鱼水情”。
2016年,威宁采取社会化发放的方式发为全县5476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2356.25万元。同时,将1526名困难复退军人纳入城乡低保,发放低保资金103万元;将2112户复退军人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将1085户复退军人家庭纳入危房改造对象,为53户复员退伍军人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为3户住房条件特别恶劣的重点有优抚对象发放建房补助资金18万元。为582名困难复员退伍军人家庭子女发放教育补助金57.1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代缴医疗参合金20.3万元,在落实“六个优先”、免收“门槛费”等政策的基础上,对享受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住院费剩余部分100%补助,为家庭困难的复员退伍军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2万元76人次。持续帮助各类困难优抚对象在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困、医疗上解难、住房上解危。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驻威各部队视驻地如故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第兵的身影。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威宁经济建设、公益事业、抢险抗灾、扶贫帮困、社会维稳等活动,为推动威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人武部出动民兵2400余人次,参加县防汛抗旱、违章建筑拆迁、针对暴恐事件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公安消防大队积极组织部队官兵参与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环境整治工程,先后出动警力300余人次,车辆20台次参与维护社会秩序组织165人次开展义务劳动,为军烈属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洗门窗,同时开展全站性募捐活动,共计募捐现金2000元;武警中队先后组织官兵500人次参加节假日、重要时段的武装巡逻、维护了社会秩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积极开展“为困难党员、贫困农户、贫困退役军人送温暖”活动,对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同时送去慰问金6000余元。驻威部队积极配合地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秩序持续好转。
作为有着光荣双拥传统的城市,威宁浸润着地方倾力支持部队建设的殷殷情怀,也涌荡着党政干群对强军强国的拳拳期盼。如今,走进威宁各个医院、客运站,“现役军人、优抚对象优先”的标志牌随处可见。一个个规定、一项项措施、一条条办法,催生出全县双拥工作的一枚枚硕果,无不折射出威宁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谱写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新篇章,有力推动了全县双拥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经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