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13

扶在百姓心上

作者:龙胜 姬虎 时间:2017-07-13 阅读:174


 扶在百姓心上
——雪山镇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记者 龙 胜 通讯员 姬 虎


  盛夏,雪山镇红旗村,被雨水冲刷的乡村小路显得十分泥泞,镇里的干部们下了皮卡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贫困群众走访,在他们身后,乡村小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几年来干部们走访贫困群众的一个缩影。
  通过多次深入走访核实,该镇符合精准扶贫的有2583户9734人,其中低保户和五保户486户1023人,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2097户8711人,符合贫困村的有7个;3个一类村,分别是大发、盐井、回龙;4个三类村,分别是红旗、栽树、胜利、斗母。
  走进雪山镇精准扶贫办公室,文件柜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文件夹,随手打开一本,其中的工作台账、贫困户档案资料历历在目。
  该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们以日常工作详细台账建立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扶贫工作管理体制,实现了对口帮扶工作规范化管理。大力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深入走访调查,全面了解了22个村和3个社区情况及各贫困户家庭情况,做到每户的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帮扶成效有指标。”该镇还通过走访调查,及时更新、完善省扶贫信息系统、住房改造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确保了22个村和3个社区在信息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完整准确。
  从小海镇大山营岔往雪山镇的公路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着巨臂,施工工人正在堆砌“路肩墙”,现场一派繁忙。通往乡镇的“主路”正在进行大修整,通往乡村的小路也在不断改变。
  据统计,近年来雪山镇改善了22个村和3个社区生活条件,实施道路硬化,改善村民出行条件,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帮扶实施油路建设,涉及法地至回龙、银光大转弯至牧场村么依、谢家村至妥打岔河、栽树江子林至植保站、牧场村至大发村石丫口、灼甫至斗母村等共50公里左右,总投资4000余万元,受益人数4万多人。还投资200万元修建谢家村“烟草扶贫新村”项目工程,投资约425万修建一事一议工程,受益农户约1.8万多人。
  自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以来,该镇克服冬季天气恶劣、凝冻时长、山高坡陡等自然因素,积极投入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民生战役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已让饮水工程惠及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大力开展了住房困难户房屋改造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及时、准确地完善了住房改造信息系统数据,严格落实农村住房困难户房屋改造政策,帮扶700多户住房困难户完成了房屋改造。
  2015年,在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路桥集团工作人员邱秀忠被选派到了雪山镇牧场村,正如他所愿,成了一名基层的驻村干部,成了牧场村远方来的“亲戚”,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邱秀忠的心中,牧场村未通公路,是他当时最大的“心病”。进村的只有一条土坯毛路,汛期到来时,车辆根本进不去,到处坑洼泥泞,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路不通”成了制约村民发展产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是,邱秀忠多方奔走,与集团公司申请协商之后,获得了7万元进行牧场村的公路修建基金。
    上级部门下派驻村干部的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该镇也积极行动,响应组织号召,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1000多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队,完成结对帮扶1073户4498人的贫困户脱贫任务。
  “在稳定粮烟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和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产业扶持思路,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雪山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栽树村万宏养殖专业合作社、新街精品苹果示范园等共67个,社员500余个,通过产业示范带动,有效增加群众收入。”该镇分管农业产业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走进夏日的雪山草场,牛羊正悠闲地啃着青草,锅底村的精品苹果种植基地里,充满生机的果园挂满了正在成长的果实,乡间村道,肩扛锄具的农人正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脱贫攻坚的干部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