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脊梁
作者:周礼雄 时间:2017-07-14 阅读:195
不屈的脊梁
——威宁公安抗汛救灾工作侧记
通讯员 周礼雄

民警参与加固决堤

民警参与加固决堤
自今年6月中旬起,多轮强降雨持续“光顾”威宁,导致各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农田、城镇街道“漂浮”于一片汪洋中。
农田被淹、道路受损、群众遭困……在一场场抗洪救灾的为民战役中,数百公安民警淋雨踏泥,勇赴受灾现场,或转移受困群众、或救援道路、或排查险情,先后帮助转移受困群众上万人次,用坚挺的脊梁筑起一座座坚固堡垒。
※※汹涌洪水中的无畏前行
雨大、坡陡、路滑。在接到群众受困的警情后,7月7日早晨6点10分,么站派出所长胡思举一秒也未耽搁,带领队员冒雨赶赴岔河村救援受困群众。可人急赶不上路畅,在距离群众受困现场近3公里处,夹杂巨石与树枝的泥土阻断了唯一的通村道路。
路阻了,人还能过去。于是,胡思举便带着队员一路小跑近40分钟赶到现场,就地取材,用绳子、木杆和石头搭建简易木桥3座,帮助转移受困群众31人。
当看到被困群众悉数安全转移后,胡思举和队员们才想起他们已是一天粒米未进的空腹人。
安危谁与共?警民共同舟。
在救援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形,民警都会遇到。但无一例外的是,民警们都会选择徒步前行,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在泥泞的道路上,与危险较量、时间赛跑、泥浆为舞,在波涛浪尖中续写警民鱼水情深。
※※日夜奋战中的“最美逆行”
7月6日凌晨2点,电力中断的金斗镇一片漆黑。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雨点如豆般倾盆而下。
“警察同志,救救我的孩子!”就在民警冒雨疏散群众时,一名中年妇女跑到民警身边,称她的2个孩子被困老屋。
“带上绳子和楼梯,跟我走。”来不及思索,所长李勇升早已带领队员踏进腰深般的河水,将2个孩子安全救出。
警民鱼水亲不亲?危难之中见真情。
面对108.6毫米的强降雨,黑石派出所长王淳毫不含糊,带领队员“游过”湍流的河水,将一民房内的1名小孩背上往外跑,并叮嘱队员小心搀扶2名65岁的老人朝安全地带转移。
来不及询问小孩和2名老人的姓名,王淳便带领队员一步一滑地赶往开厂村,营救被困屋顶的娘儿3人。
那一晚,王淳带领队员连夜转移受困群众逾60人。虽然衣服湿透了,脚也被河水泡得发白,但看到脱离危险的受困群众,王淳会心一笑。
※※暴风骤雨中的不屈脊梁
受强降雨影响,金钟镇冒水村排水大沟决堤,部分农田及房屋被淹。灾情发生后,金钟镇派出所长张新不顾滚滚洪流,带领队员搬石头、扛沙袋、打坝桩,将冒水村大沟决堤处补牢加固,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8日凌晨4点左右,炉山镇勤光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接警后,派出所长李选君面对山体滑坡临危不惧,奔赴在湿滑的断层坡面上,连夜带领队员安全转移群众600余人。
而这,只是威宁公安在抗汛救灾过程中的部分体现。
暴雨无情人有情,抗汛抢险警为民。
转移群众、排查险情、救援道路、抢救财产……在暴雨来临时,威宁公安受命于民需、奉命于危难,日夜坚守第一线,始终没有停歇脚步,更没有缺位身影,而是迎险而上,成为抗灾救灾的生力军,用湿透的全身、满身的泥浆和不屈的脊梁诠释着一个一个“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