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17

金斗镇探索提升桑蚕产业带动大扶贫

作者:符溶 时间:2017-07-17 阅读:202


   本报讯(通讯员 符溶) 近年来,金斗镇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探索桑蚕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选准产业、引进企业、利益连接等举措,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后发赶超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探路子。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发展新路子。该镇黑泥村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将党支部打造成为政治上过硬、带动能力强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村民蚕桑产业发展的“主心骨”。
  选准产业定调子。黑坭村小区气候优越,土壤肥沃,其土壤、气候等条件比较适宜种桑养蚕,该镇依托这一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数次组织群众到昆明、曲靖、鲁甸,浙江的桐乡等地考察学习蚕桑养殖业并进行试种试养,种出的桑叶、养出的蚕茧比浙江等地主产区的更为优质。
  引进企业出方子。该镇采取“走出去学习取经,引进来双赢发展”的方式,集聚桑蚕产业发展正能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毕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公司通过实地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了解黑泥村桑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准产业发展问题导向,拿出具体“方子”,靶向治疗,推动桑蚕产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利益连接增票子。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按照“保障运转、抱团发展、集体受益、严格监管”的思路,建立利益连接收益分配机制,实现贫困农户、村集体、公司达到互利共赢。按照“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方式运行,且按“415”比例(公司占比40%、村集体占比10%、贫困户占比50%)进行利润分红,公司带动蚕农自行种桑养蚕,免费技术指导,免费提供蚕种、桑苗、蚕具,蚕农投资土地和投入劳动力种桑养蚕,公司与蚕农签订20元/斤的保底收购价,随着市场价格上涨,公司价格也随着上涨,且公司再按毛收入的4%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消除了农户养蚕的风险,进一步激发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目前,该镇桑树种植超过3000余亩,产量达400吨,实现总产值1600万元,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