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再先: 小心翼翼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作者:李云侠 沈光勇 时间:2017-07-20 阅读:249
在舞台上飞旋,他是板底“阿西里西”民间艺术团副团长。
在村子里和群众站在一起时,他小心翼翼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带领大家开拓创新,勤恳务实,改变着一个村庄的模样。
这些年,他用强壮的身体扛下工作中的压力,用细密的心思破解着工作中的难题。在他的带领下,板底村多次荣获各级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国家民委和省民委授予“特色民族村寨”称号,被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组委会评为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他就是当地群众的贴心人——板底村党支部书记龙再先。
★★初生“牛犊”不惧“虎” 化压力为动力
时间回溯到龙再先刚上任村支部书记时,大家以为他太嫩太年轻,都不太相信他能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而龙再先面对大家异样的眼神和议论纷纷,并没有作太多解释,只是暗下决心。在他看来,只有实干才是硬道理。
既然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初生牛犊”,就要要迎难而上,干出一番让群众受益的实事。
这一干就是8年。8年里,板底村从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寨,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的突破,实现了全村“两个硬化”工程全覆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龙支书话虽少,但做事踏实。”乡党委这样评价龙再先。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谚语道出了群众的期待。龙再先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算不上官,但是却把为民做主、为民着想当成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并转化为了实际行动。
★★实干兴村 服务群众
实干是根本,兴村是目的,致富才是硬道理。
这些年,龙再先心里始终装着这样一个目标:俯身服务群众。
近年来,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龙再先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他发现许多村民还在采用最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一方面是他们对新的种植管理模式不敢去尝试,另一方面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经济条件较差,舍不得投入。
今年,龙再先怀揣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雄心,认真理清工作思路,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制定了农业“821”增收工程(在村里种植杂交玉米地膜覆盖800亩,脱毒马铃薯2000亩,蔬菜100亩),并把县农牧局的种植专家请到了地里亲自把新技术教给了群众,彻底改变了板底村过去粗放种植的面貌。
龙再先还立足本村离集贸市场近的优势,动员群众发展秋后种植,发展农家小菜园45户,每年蔬菜种植超过100亩,实现一块土地两次收入。
菜种是龙再先通过乡民政办申请的,免费发放给村民。同时,根据村民各自的特长支持他们发挥所长创业增收。
立足民族文化底蕴浓厚的条件,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依托,把全村人口加入阿西里西艺术团的表演团队,在村内形成了种地的能上舞台,上舞台能种地的发展局面。
“以前,想过这样的日子纯属做梦,全靠龙支书有思想,有能力。”说起龙支书,板底村年过七旬的老人秦冬祥竖起了大拇指。
8年来,龙再先未曾有过一句埋怨的话,有的只是群众眼里那个沉默却让人觉得踏实的身影。
“带领全村群众,搞好本地古老的民族文化,抓住每一个机遇,宣传好板底村,建设好板底村,发展好板底村,让板底村尽快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黔西北彝族特色旅游圣地,从而使村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龙再先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