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20

“红色”“锤炼”

作者:张锋 时间:2017-07-20 阅读:259


 “红色”“锤炼”
——威宁自治县党政干部赴延安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侧记
通讯员 张 锋




学员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接受现场教学


  威宁,乌蒙山之巅。
  延安,红色革命圣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首《七律·长征》让乌蒙山巅的威宁与红色革命圣地延安血脉相连。
  如何提升基层党政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以更加过硬的作风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新威宁进程?
  7月7日,来自威宁的部分县级领导干部,各乡镇(街道)组织委员,部分县直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共60人奔赴延安,接受党性教育的红色“锤炼”。
  7月8日下午16:00分,延安大学窖苑假日酒店三楼会议室,“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党政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开班。
  “学习延安精神是将‘两学一做’形成常态化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武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方杰指出了学习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今年4月,在全县大党建专题部署会上,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肖发君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这迫切需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组织这次培训,就是让大家‘充电’‘补钙’‘提神’,以革命精神为引领,以前辈先烈为榜样,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这是王方杰对学员们提出的学习要求。
  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崔平作《延安精神的历史反思及当代价值》专题授课,从“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十三年的光荣与伟大、十三年的历史丰碑、十三年的精神旗帜、十三年的启示,延安精神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2个小时的精彩讲解,学员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7月9日,延安气温36℃。
  上午,在枣园革命旧址,学员们在现场教学教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深入认识了当时在这里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等历史事迹。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在枣园革命旧址向张思德情场学习的讲话台前,60名学员庄严列队,集体高声诵读了《为人民服务》全文。
  “作为一名党政干部,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始终要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来对待,只有群众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牢固,社会才安定团结,人民才幸福安康。”这是全体学员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共同心声。
  在延安圣地大剧院,中国首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正在上演。该剧以延安革命时期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党的干部、红军战士及老百姓为养育和保护革命后代所付出的流血牺牲精神,学员们深深地被革命者们人性的光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
  下午,延安大学窖苑假日酒店三楼会议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教授杨志和作《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历史经验》专题授课,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背景与条件、党的理论创新实践与理论创新载体、党的理论创新的毛泽东思想”三个方面作了深入讲解。
  我是谁?为了谁?服务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7月10日,在银海国际大酒店23楼会议室,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培训处处长王东方作题为《弘扬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授课,对“延安精神的演进过程,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弘扬延安精神改进党的作风”进行了深入讲解。
  下午,学员们在炎热的气温中走进“团结严肃、活泼紧张”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60名学员整齐地坐在小马扎上,认真聆听延安干部学院讲师程伟作《正确认识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现场教学讲解。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和介绍,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丰功伟绩,感悟了延安整风精神,全面了解了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建设中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西北局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在陕甘宁边区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7月11日上午,在王家坪革命旧址,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榆树下,学员们端坐在小马扎上,聆听延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授陈芳作《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之情》现场教学讲解,学员们对“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亲属和家人”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一边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引领学员们回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那13年的峥嵘岁月中。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学员们顶着烈日,走进苍松环绕、翠柏映衬下的中央大礼堂,来到毛泽东、周恩来及其他领导人居住过的那一间间朴素的窑洞,看着院子里普通的石桌和窑洞里简陋的陈设,学员们纷纷感悟:“这是一种艰苦奋斗,不畏劳苦,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体现!”
  下午15:00分,依然炎热。
  在“四·八”烈士陵园,学员们安静地坐在小马扎上,聆听延安干部学院王楠老师作《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场教学讲解。
  现场教学结束后,学员们托举着白色花圈,一步步沿着一级级阶梯拾阶而上,庄严肃穆地向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纪念碑走去。
  大家庄严整齐地站在纪念碑前,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入党誓词在苍松翠柏间铮铮有声。
  在凤凰山脚下,学员们走进了第一代领导人挽救革命,进行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的凤凰山革命旧址进行现场教学,对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和当时中共中央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等方面的历史事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