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多举措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7-07-20 阅读:166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威宁将蔬菜产业列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强组织领导。从2002年实施夏秋蔬菜项目开始,县委、政府每年都行文组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将项目涉及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相关部门领导组建为行政领导小组,在聘请省、市专家作顾问的前提下将全县技术骨干组建为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制订目标任务和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察力度,及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产生了理想效果。
提倡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包括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各项目资资金到位后,实行专账专户和一支笔签字报帐,根据投资预算方案进行资金使用和管理,力求使所有资金都用好用到位、都能发挥作用及产生效益。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主张部门协作与业务合作,从科研、农技推广、种子、植保、土肥等多个单位抽调骨干人员组成蔬菜生产技术队伍,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有序地推进工作。
主抓基地建设。以抓基地建设为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向生产规模化和种植规范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及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制定对土地流转、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置等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蔬菜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经营大户等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搞好试验研究。近年来,威宁从事蔬菜生产的技术人员在省、市同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引进新品种和各类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比试并择优推广,积极引进新技术在全县蔬菜产区广泛应用。特别是对各类蔬菜新品种的播期、生态适应性、需肥需水规律等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认真总结,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