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21

新田村:“山里红”走进北京市场

作者:马召凤 何欢 李云侠 时间:2017-07-21 阅读:256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86)

今年年初,秀水镇引进四川客商,在本地建立了自己的辣椒烘干厂。这一客商在北京有固定的批发市场,因此对辣椒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秀水生产的辣椒由于口感极佳,在北京市场上十分畅销。秀水辣椒烘干厂还和秀水、观风海、牛棚等乡镇的辣椒种植户签订了帐购合同。

 
新田村:“山里红”走进北京市场
记者 马召凤 何欢 李云侠

  袁福平卷着裤腿,坐在田埂上嗒吧着烟,一边瞅着眼前的高山沟谷,一边感叹:“这人啊,还是要有点新思路,不然,白找苦吃” 。
  他眼睛所见之处,一边是海拉镇,一边是斗古镇,三个乡镇相接的这个山边上,就是袁福向生活的秀水镇新田村。
  新田村是秀水镇的极贫村,牛栏江支流的布多小河从村山脚下流过,从镇政府开车到这里要走40多分钟。去年,这里的通村公路修好后,这个三镇相接的极贫村才开始有了小汽车,以前,只有拖拉机和摩托车能在这里的山间通行。
  在新田村,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老人们一辈在家务农。因为气候原因,新田村历史上向来不种植土豆,因为收益极低。袁福向家祖上几代人都种苞谷,然而,常年蹲守在大山里的他往外一打听才知道,在秀水坝子里,一亩地苞谷有近1400元的收入,而在新田,仅只500元。
  袁福平是新田村村民,家中土地不多,多是山地。两个孩子都大了,最小的孩子今年高中毕业,也跟随着哥哥去了深圳打工。留下老两口在家务农,对孩子们的负担小了,两口子压力也小了,但是每每去赶集,村子里的条件和其他地方比起来,总让两口子心里不是滋味。
  在新田村,百姓常年都守在土地里,因为收入有限,只能靠着勤劳耕作来增加收入。然而,正如袁福向所说“没用,再努力也抵不上天灾。”
  今年年初,处处农忙的时节,村支书袁国银就开了大会,和村民们商量着,今年尝试点新的做法。被微薄的种地收入所累的新田村民很快就响应了这个号召。袁国银在村子里有着很高的威望,因此,他鼓励村民种植辣椒发展新产业的事情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响应。
  今年,秀水镇积极鼓励老百姓根据各地的客观条件,发展种植特色产业。新田村村民听说之后,开始躁动起来。
  “我们村肯定适合发展点蔬菜,因为地势低,天气炎热”袁福平说道。
  在新田村,说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产业,很受百姓青睐,因为这里的贫穷太过顽固,这里的百姓一直苦于没有门路。
  今年年初,秀水镇建立了自己的辣椒烘干厂,辐射周边多个乡镇。引进的辣椒烘干厂客商是四川人,在北京有固定的批发市场。因此对辣椒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秀水及周边乡镇生产的辣椒由于口感极佳,在北京的市场上十分畅销。秀水辣椒烘干厂还和秀水、观风海、牛棚等乡镇的辣椒种植户签订购买合同。新鲜红辣椒按保底价8角每斤的价格全部供应给辣椒烘干厂。
  有了这样的收购保证,秀水镇今年种植辣椒5000亩。辣椒烘干厂提供辣椒苗、肥料及技术指导。辣椒烘干厂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8000亩的辣椒种植,这成了秀水镇多个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市场保证。
  在确定了新田村辣椒种植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秀水镇政府多次带人前往新田村实地考察。为了保证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改变以往这里长期的干旱所带来的农民收入低下情况。该乡决定在新田村涉及辣椒种植的几个村民组新建60个山塘,以供灌溉之用,为新田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保证。
  袁福平也正是在有了这样一系列的保证之下,才稳稳当当的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种上了辣椒,还另外承包了几亩地,共计种植10亩。如今,袁福平的10亩辣椒全部结果了。
  因为辣椒种植得比别家早,目前,袁福平的辣椒已经可以拿到市场上售卖。前几日,他随便采摘了几篮子带到市场上,不多一会儿就全部以1元5毛钱一斤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我就是试试看,到底青椒好不好卖。”经过这一试,袁福平终于算是有了一点种辣椒的底气。今年辣椒都是签订给辣椒烘干厂的,明年要是价格好,可以自己购买种子,自己拉到市场上售卖。
  悠悠的抽上几口烟之后,袁福平从田埂上站起身来,重新回到地里,给辣椒地锄草。今年,他一亩地的辣椒少说也有4000元的收入。每每算起这笔帐,他总要感叹一番:“尽管是种地,还是要有点新思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