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7-26

威宁多举措推进苹果 产业扩规提质增效

作者:寇文胜 时间:2017-07-26 阅读:169


   本报讯(通讯员 寇文胜) 近年来,威宁坚持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多举措打造成百姓富与生态美的“铁杆庄稼”。
  抓产业发展,谋规划。坚持科学引领、集中连片、规范化栽植,推进苹果产业规模扩张,确保2018年底全县完成优质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亩,其中今年新种植13万亩,分别形成了雪山、黑石、中水、牛棚、迤那等为中心的万亩示范园基地,在迤那海升集团建成了3500亩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标准示范园,全县有苹果企业、专业合作社50余家,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抓技术引领,提效益。结合全县苹果生产实际,积极推广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格架栽培、机械化作业、综合防控等5大关键技术,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从规划选址、施肥浇水、拉枝修剪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落实各项标准化措施,加大技术引领,对黑石、雪山老果园改造辐射带动全县苹果产业向科技化、效益化方向迈进。目前,全县挂果面积达10万余亩,产量10余万吨。2016年仅黑石头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果农50余户,实现了苹果产业真正成为百姓富与生态美的主导产业。
  抓基地管理,促规范。大力实施中幼园早果丰产工程和盛果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全面落实起垄覆膜、果实套袋、拉枝整形、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苹果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果园管理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生态管理模式,引导群众转变栽植观念,杜绝果园套种高杆经济作物,不断提升果园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苹果高效示范园区和生产示范基地,以土地整治、地力培肥建设;整合国家路网建设、小康路建设、通村公路建设等各类道路建设项目,加快以连接基地的主干道和果园内部耕作道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
  抓人才培训,强支撑。坚持“走出去”与 “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管理在行的果业人才队伍。每年邀请国外专家到迤那进行技术培训,国内西农大、省科院等国内知名学者教授组成专家咨询团,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结合、发放技术资料与影像宣传结合等方式,对乡镇负责人、技术人员、苹果辅导员、专业合作社和果农进行培训。按1500亩矮化苹果配1名辅导员,同时加强对原100名苹果辅导员的培训和管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抓品牌效应,增销路。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公共品牌为统领,着力培育“威宁苹果”地方知名品牌。“炭上红”和“黔山红”已在国家工商局成功注册商标。同时,继续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产地产品认证和“威宁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宣传引导,增强品牌效应,通过利用 “原产地直采+自营”、开微店、微信圈、农村淘宝、互联网等模式把苹果销往贵阳、重庆等周边城市,进一步打造“威宁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