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马铃薯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与主食产品开发培训班在威宁开班
作者:高胜利 时间:2017-07-31 阅读:213
本报讯(记者 高胜利) 7月26日至27日,南方马铃薯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与主食产品开发培训班在威宁开班。农业部优质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寇建平,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与培训处处长杨映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处长张会员,农业部高级经济师霍美丽,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易勇,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种植业管理处农艺师李标,市农委总农艺师刘红梅,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明杰,自治县副县长朱云川及来自贵州、四川、广西、湖北省等七个省(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及农业部门从事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和新技术推广负责人参加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寇建平指出,马铃薯作为一种全面的营养食物,目前推进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马铃薯品种培育与配套技术,为其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各省(市)要细化实施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加工企业研发主食产品,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品消费市场和市场带动效应,践行发展新理念,实施科企合作,推进标准化生产,开拓产品市场,带动区域内马铃薯主食加工及消费,构建起梯次推进和拓展市场的格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朱云川在致辞中指出,威宁地域广阔、气候独特、生态良好、物产丰富,是著名的南方“马铃薯之乡”,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为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南方马铃薯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与主食产品开发培训班在威宁开班,对促进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打造区域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威宁将抓住马铃薯主粮化的历史机遇,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把握住产业扶贫的要义,进一步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发展,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让大产业助推大扶贫。
培训中,与会相关专家就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技术进展、云南省马铃薯优良品种、威芋系列马铃薯品种、四川省马铃薯优良品种、鄂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西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南方亚热带地区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等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还观摩了威宁中国薯城马铃薯博物馆、威宁中农发集团全粉生产厂、威宁鹤乡果公司、威宁中农发集团马铃薯组培中心、双龙镇水潮村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标准化示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