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舍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技术下乡 群众得益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7-08-07 阅读:242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94)
树舍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技术下乡 群众得益
记者 马召凤

田间地头讲解种植技术

院坝会讲解政策

田间地头讲解种植技术

院坝会讲解政策
“我家有一棵油桃树,叶子黄蔫蔫的 ,会不会传染啊?”
“我家的果树叶子上长虫,密密麻麻的,愁人得很。”
“我家的主要还是油桃个头太小,这个咋整?”
时逢8月,骄阳似火。在龙场镇树舍村的油桃基地内,群众们围着村里的副支书李保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自家的果树问题。
树舍村以种植水果出名,村里的群众多以种植水果为生,但是因为果农们缺乏技术,果树无病害的时候能获得丰收,一旦果树发生病虫害,则直接给果农们带来致命的经济打击。
今年5月,树舍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正式开讲。脱贫攻坚讲习所的成立。自成立以来,脱贫攻坚讲习所共开展不同的讲习活动累计30余次。涉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产业技术、防疫技术、脱贫思路等不同内容。讲习所不再以传统的开大会模式,而是走进村寨,走进田间地头,用田坎会、院坝会等模式,不仅讲解理论知识,也传递实用的农业技术,成为百姓发展产业,脱贫攻坚的一个移动式的技术大讲堂。
陶竹香今年49岁,是树舍村村民。在树舍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种植油桃,而陶竹香则是少数没种油桃的村民之一。“我不会啊,我一个妇人,没有技术,种点别的还行,多少还能有点收入,要是种水果,那风险太大了,万一遇到点病虫害,那一年到头就打秋风了。”
去年,陶竹香壮着胆子种上了4亩油桃。明年,就到了陶竹香家油桃的挂果期,陶竹香早早的就开始担忧了,要是明年挂果时遇上病虫害,那这几年的幸苦就白费了。
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陶竹香听说这是来给老百姓传授技术的课,就坐不住了 ,每当村子里有相关专家到村讲课,陶竹香都要坐在边上听。
“讲习所成立,村里随时都有专家下来讲课,有时候是其他地方的专家,有时候是村子里的李支书,他在这方面也是很懂的。通过学习,现在一般的果树病症我自己能应付。”
有了讲习所传授的技术保证,陶竹香打消了后顾之忧,打算明年把剩下的土地都种上油桃。
彭兴华是树舍村的油桃种植户,遇到他的时候,他正认真地听李支书讲解油桃的流胶病,一边听,一边和李支书说着自家油桃的病症。
“我家共有13亩油桃,我种植油桃年份还是比较长的,一般的病症我知道,特殊点的就无招了。”彭兴华家全部的土地都种上了油桃,每年,他家靠着油桃能有几万元的收入。但是随着油桃种植时间的推移,他家中13亩油桃慢慢地开始出现流胶病。“以前,我还以为这东西不是病,在农村,家家桃树上都容易生长,直到讲习所开班讲课后我才知道,这东西原来也是病。”
在树舍村,脱贫攻坚讲习所不仅是村民们的技术大讲堂,为村民们提供免费、进村入户 的技术讲解,还成为为村民们普及政策、讲解市场发展行情的一个解说站。
村民们通过脱贫攻坚讲习所了解国家政策,也通过脱贫攻坚讲习所慢慢走上了和市场接轨的产业发展之路。
冯小勇还清楚的记得,前阵子农村土地确权的时候,自己因为不了解政策所闹出来的笑话:“那时候我以为,土地确权是要把我们的土地收走,这样的话,我们就没地种了啊。”经过了几期的脱贫攻坚讲习所讲解之后,冯小勇才恍然,原来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啊。
“现在不担心了,土地确权以后土地我们照样种,还可以用土地确权证书入股合作社发展经济呢。”
脱贫攻坚讲习所的成立,不仅是村民们的技术课堂,还是政策普及站。“以前,总有百姓天天跑到活动室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扶贫资金,讲习所开讲以后,通过政策的讲解,很少有人再来问了, 百姓们自己就知道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建挡立卡的贫困户。”村副支书李保才坦言,讲习所不仅解了百姓们的困惑,也减轻了村里工作开展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