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法院诉调对接平台能动服务群众
作者:马关圆 臧红梅 时间:2017-08-07 阅读:158
去年11月,自治县人民法院建立起诉调对接平台,积极推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加强对司法确认案件的引导和办理。
诉调对接机制对于缓解法院诉讼压力,推进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创建有着重要意义。截至今年7月,该院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80余件,诉调对接平台工作成效明显。
案多人少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各基层法院每年的案件数量也在大幅增加。在过去的5年里,收案上升幅度大,尤其是民商事案件和执行案件均呈现出递增趋势。
与此同时,案件大幅上升而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诉调对接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起到枢纽作用。
据介绍,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设是强化能动司法的内在要求,根据社会矛盾纠纷多样性的特点,结合基层法院自身情况,发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对于大部分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在立案前可以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将案件移交相关调解组织化解后在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更多的社会矛盾纠纷在立案前得到化解,而且更大限度的减轻了法官的压力,节约了司法资源,诉调对接机制在解决矛盾纠纷机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共建司法联调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诉讼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基于诉讼成本高、周期长、对抗性等特点,仅仅通过诉讼方式来化解各类矛盾,已无法满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
因此,将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该院搭建了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导诉台并配备两名导诉员引导当事人。
据介绍,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书写台、手机充电站、触摸屏案件查询机、报刊阅读架等方便来访群众;专门开设了“诉调对接窗口”,设立调解室,明确两名员额法官负责,多名法官助理协助。此外还选聘4名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干部到调解工作室担任调解工作。同时为积极探索新型矛盾纠纷解决方式,深入推进法制惠民服务工程,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该院还专门成立了司法确认团队,登记立案前委派给特邀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及时予以确认。
与此同时,为及时化解群众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该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与县司法局等部门共建司法联调机制。
这一切,真正让当事人感享受司法确认带来的周期短、效率高、不收费、抗反悔的好处。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由社会多方参与并协调联动,不能仅依靠法院一家。近年来,为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最大效用,该院既有措施也有行动,主动出击,能动服务。
首先,注重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民商事调解组织,妇联和共青团等组织部门的对接工作,制定对接程序和工作规则,建立工作联络沟通机制,发挥各自化解纠纷优势,形成解纷化解合力,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将矛盾消弭在萌芽。其次,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与各相关部门对接,对诉调对接平台中各方的职能予以明确,避免各自为政,相互脱节。
在面对井喷式增长的案件数量时,该院以庭前调解为着力点,采取集中调、分开调、同时调的方式消化案件。民商事案件中离婚纠纷案件占了大部分,当事人之间往往可能因为一点家庭情感纠纷问题便诉至法院。不仅没能正确处理好夫妻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存在“无理”诉讼的情形。
很多纠纷案件通过法官庭前调、庭中调、庭后调得到化解。对于不能调解的案件马上组织开庭审理,既化解了纠纷,又节约了审判资源。尤其是对于民商事审判更应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截至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民事一审案件2825件,审结1799件,其中通过调解结案的有73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