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实施四项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李际龙 时间:2017-08-10 阅读:175
本报讯(通讯员 李际龙) 今年来,威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紧盯15.12万贫困人口294个贫困村,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确保2017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五个三”的思路,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统筹解决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三大难题。截至目前,2016年实施的9个安置点建设,已全部建成投用,搬迁入住率100%,涉及29个乡镇149个自然村寨2164户105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82户8695人。今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24户17930人,涉及29个乡镇(街道)168个自然村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27户14431人。规划了五里岗工业园区和石门乡集镇两个集中安置点,其中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安置3425户17458人。目前,石门乡安置点正在做地质勘探和前期规划设计,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分2个区实施,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烤烟、特色经果林产业及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等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目前,该县种植马铃薯165万亩,其中种薯55万亩、早熟马铃薯10万亩,鲜薯产量为10.88万吨,实现产值2.61亿元。实施中药材扶贫项目80个,种植中药材32.65万亩,受益农户14468户、54912人,其中贫困户6120户27474人;种植蔬菜60万亩,预计年底种植87万亩,实现总产量430万吨以上,总产值突破40亿元;种植烤烟28万亩,涉及30个乡镇312个村,惠及农户1.3万余户;新增苹果种植13万亩,累计达33万亩,特色经果林累计种植121万亩,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实施“特惠贷”金融扶贫,累计向26381户贫困户发放了“特惠贷”,贷款金额11.9亿元,受益15万余人。坚持“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去年以来,共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6828人,贷款资金达9657.428万元;办理“圆梦行动”资助当年考取二本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1213人,资助资金达485.2万元;办理“泛海助学”行动资助学生350人,资金达175万元;办理“小康资助”行动资助学生200人,资金达200万元。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切实保障了贫困家庭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解决了农村贫困学生因学返贫的问题。
实施兜底扶贫工程。按照保障水平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放松的要求,组织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核查,通过核查农低保新纳入符合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6094户17370人,取消不合符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10414户26614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532元/月和3528元/年,增幅分别为9.92%和15.29%。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有农低保对象135106人,共发放农低保金12969.65万元,月人均保障水平提高到162.03元;共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830人,共发放城低保金868.45万元,月人均保障水平提高到286.7元。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动态管理原则,进一步织密织牢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