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8-14

威宁发展农业新业态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7-08-14 阅读:208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以来,威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安排部署,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手段,为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围绕马铃薯、食用菌、核桃、中药材、苦荞、苹果、胡萝卜等优势产品,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目前加工产链有马铃薯全粉加工、马铃薯馒头加工、马铃薯面条加工,核桃乳加工、火腿加工、中药材加工、苦荞系列产品加工。
  推动“互联网+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建立威宁电商产业园,总建设面积15000平方米;建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威宁县级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在39个乡镇(街道)共建设73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
  坚持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实行全产业推进、全要素提升、多业态经营,形成乡乡镇镇建园区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7个省级园区,3个市、县级园区,31个乡级园区。
  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原则,以产业为基础、园区为平台、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利益联结为纽带,实施全境域发展、全产业推进、全要素提升,创新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构建“园区+N”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申报马铃薯一二三产产业融合发发展项目在草海镇民族村实施。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目前全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威宁洋芋”“威宁党参”“威宁荞酥”“威宁荞麦”4个,贵州省著名商标达7个,有机农产品认证达4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36个,无公害产地认定61万亩。 目前正着手开展“威宁苹果”“威宁白萝卜”“威宁芸豆”“威宁苦荞”“威宁甜荞”公共区域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