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8-16

忆黑石中学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7-08-16 阅读:606


   今年的黑石中学,杨柳是否依依?在学校熟悉的路上,莘莘学子是否坐在树下晨读?
  今年的黑石中学,槐树是否萌芽?在槐树茂密的叶子下,默默付出的教师是否成就了一段故事?
  从黑石中学毕业数载,关于母校的诸多情景常在梦乡萦绕,无数次梦见大槐树下一次次槐花盛开的模样,六月的槐花是否有一次目送着那些青年的背影远去?在绵绵的细雨里中,走在威双大道再也找不回曾经与师一起撑伞的时光!
  难忘黑石中学,一棵百年的槐树盘踞在校园的中央,成为毕业后最难以忘怀的记忆。槐树在安静的时候,炫彩的霞光将它刻在黑石中学的操场上,此情此景寓于在刘群峰先生对黑石中学的那一段散文笔尖,镌刻着一代黑石中学学子对母校最深情的怀念!
  偶然的一次谈话,奶奶说:“六十年代的黑石中学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一间瓦房,几位教师,房前屋后茂密的树林就是当时少年的游戏场所,那时,这里就是‘老五区’的教育中心”。
  一所学校,却是三代人讨论与回忆的话题,黑石中学筑起了三代人沟通的桥梁,奶奶在桥头,父亲在桥上,而我在桥的彼端……
  黑石中学的知名校友、著名女诗人、新华社派驻斯里兰卡记者刘咏秋写出黑石中学校歌的歌词,由原毕节学院(现贵州省应用技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周正军教授谱曲,一曲《祝福我吧,黑石中学》才最终唱出了数代黑石中学学子期许的校歌,圆了一代人没有校歌唱的愿望,《五月槐花香》从黑石中学的音乐教室唱响到大江南北,因为一棵树,始终无法忘却一段追梦的历程;因为一把槐花,毕业留言册里始终散发着青春的芳香;因为一枚槐叶,构成了一段无法比拟的岁月。
  毕业后,黑石中学成了笔记本上的墨韵文香。
  这段年华中始终放不下关于黑石中学的回忆,这段流年中始终无法忘却在黑石中学与众学子追梦的时光,人生在此时,亦也在十四岁的彼时。
  2012年走进黑石中学的校园,余生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的缘。
  中学毕业后的日子,每逢放假回家,总会约上三五同学回母校。到黑石中学的后山摘一把山茶花,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慢慢回味那些关于槐树的记忆。毕业时,特地拍了一张大槐树枝繁叶茂的图片,如今将它设为电脑的背景图片,不是因为高超的摄影技术,更多的是自己对初中三年的一份回忆与念想。
  在黑石中学,给我一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了一份道德的标杆!初入黑石中学时,我的班主任李艺芬老师用细节和知识组装了一代教师的高尚形象,用丰富的阅历为我的文学耕植了梦想,为人生播种了希望。
  讲台上,她是严师;讲台下,他是慈母,不曾因为一次考试走进官场,而放下讲台,舍弃那群渴望求知的学子;不曾因为家中有七岁的儿子,将教书作为人生的副业,随意随性。十九岁走上讲台,三十岁时桃李满天下!
  在黑石中学,因为自己对播音主持的喜爱和母亲对影视的热爱,怀着中国传媒大学的梦想一直在追梦路上。
  踏进黑石中学的广播站——“华为之声”,作为那段时间里校园广播站的负责人,毕业后回想起来最幸福的莫过于每天下午与听众相约在午后的五点半,没有下午茶,没有咖啡,一曲悠扬的歌谣使整个校园充满浪漫的气息,就像现在在南山中学,就像自己在喜马拉雅FM开设的加V认证的朗读节目,在蓝色电波里,每个做校园广播和开设网络电台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与众不同的花样年华!
  在学校最美的经历,莫过于整个团队去参加一个比赛,去赢取一个奖项和奖杯!
  2013年的“一·二九”运动中,我们全体为本年度的运动会而沸腾着!一次次站在球场的边缘为整个班级的荣誉而呐喊和助威,为了参加合唱比赛,每天下午六点半在台阶上排队列、练合声,最后即使无缘奖杯,无缘名次,过后也会因为有这样一段时光、有这样一段友谊而感到自豪。
  三年来,陪伴自己成长的人还在黑石中学,而我已经毕业了!
  还记得在黑石中学,一桶泡面,一袋洋芋和一瓶王老吉是我和恒哥三年来很少换过的夜宵,一堆票据,一首情歌和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拼出的琐碎的时光和天长地久的情谊,不管未来会到哪里,我的诗和远方都在路上。
  因为那堆书籍,因为他的耿直和付出,他成了给我支持最多的90后。
  毕业后,凌晨的黑石中学唯有综合楼的那一间财务室的灯还在亮着,我理解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我知道深夜里的那种孤独和寂寞,数据并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可他把二十六岁最美的年华献给了黑石中学数年的财务工作和他深爱的讲台!
  在黑石中学,他陪我走过三年,我想陪他走完人生的后三十年或者后五十年!
  每个站在讲台上的人都有自己演绎知识的独特方法,毕业后,总想再回去上一次实验课,认认真真地动手做一做曾经错误的那些实验和和未写完的实验报告,总想找时间溜回去听一节课,坐在后排回答一次问题。
  2009年,黑石中学走过50个春秋,50年的沧桑变更,50年的风雨发展,50年来毕业的学子,都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学校的发展做着贡献,为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他们像群山中涌出来的一匹马,源源不断的奔走出来,走上社会!
  我也是毕业中的那一份子!
  毕业后,最爱是课堂,最惜师生情!从黑石中学拿着毕业照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三年,只不过是一张珍藏在相框的相片;所谓初中,就是毕业前的那一天晚上喝的烂醉如泥,抱在一起哭得面不如人!
  有人说,我左手有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有人说,读大书,行大道,成大事。
  我们都想留下什么,可毕业后天各一方,你不在是我身旁形影不离的伙伴,在黑石中学毕业后的时光里,慢慢走出不舍的“围城”里,人生不是一座“围城”,记忆也不是一座“空城”,而黑石中学确是二十八岁未毕业的心城,走了二十年,始终无法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