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8-17

麻乍镇双包塘社区讲习所:讲政策 传技术 谋出路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7-08-17 阅读:296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100)
麻乍镇双包塘社区讲习所:讲政策 传技术 谋出路
记者 卯龙艳


农业技术专家在种植基地内指导西瓜管理

  “我们社区从今年五月份开展农民脱贫攻坚讲习以来,到目前开展了多次讲习培训,讲习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的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每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有100人左右,涉及的农户有30多户,现在看来效果很好,老百姓的反响都很不错。”双包塘社区支书杨国亮介绍说。
  双包塘社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特别适宜发展大棚蔬菜、水果种植等。作为麻乍镇“一村一品”示范社区,近年来,双包塘社区以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虽然产业得到了发展,但受发展方式的制约,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主要的收入来源除了每亩土地每年800元的流转费,只有闲时偶尔在合作社种植基地里打工的收入。相比种植传统的包谷洋芋,收入有所增加,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难题。
  脱贫攻坚讲习所的成立,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途径。
  双包塘社区脱贫攻坚讲习所自成立以来,面向全社区老百姓,不仅讲国家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同时还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开展蔬菜、水果、早熟马铃薯种植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实际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我们今天的讲习主要是大棚蔬菜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种植大棚蔬菜田间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知识,让老百姓真正掌握一门技术,这样他们可以和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负责销售,老百姓自己种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收入肯定比在种植基地打工高得多。”麻乍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苗祥钧说。
  第一次培训,双包塘社区针对传统的养殖技术转变为规模化养殖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培训,对社区内的养殖户转变观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次培训时,麻乍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针对社区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种植模式的转变进行宣讲,鼓励指导农户种植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大棚蔬菜和水果,改变传统种植只种一季的方式,由一季转变为两季或者三季,提高土地复种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三次培训……
  目前,社区种植基地内的西瓜和辣椒长势正旺,讲习所及时出击,召集农户进行田间科学管理培训,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我们这次的目标是通过培训讲解,让大家全面掌握辣椒和西瓜的中期管理技术,特别是掌握农药的使用标准,不要超标使用氮肥和农药,达到绿色生态种植的目标,借助‘马摆辣椒王’这个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利用这个品牌优势提升土地亩产值,让我们的辣椒走出威宁,帮助老百姓增收。”苗祥钧介绍说。
  在讲习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来参加培训的老百姓很多都随身带着个小本子,上面认真写着每次培训讲授的内容。他们直言,通过多次参加培训,他们无论在思想意识还是种植、养殖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了解了国家目前的扶贫惠农政策,知道种植什么农作物经济收益才好,也慢慢了解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我现在在合作社帮忙管理辣椒,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以前我靠着传统的经验和自己的勤奋,种庄稼种得好,但是技术还是不过关。如今,经过多次参加培训,我跟着来讲课的老师认真学习,慢慢地技术已基本过关,目前在合作社帮忙管理辣椒和西瓜,现在讲究科学种植,我们老百姓还是要多学习技术才不会落后。”村民杨登登笑着说。
  如果不是参加讲习培训,将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科学化,杨登登坦言,小学毕业的他很难想像自己有一天还能当上技术指导员,吃上“技术饭”。
  在双包塘社区,像杨登登这样通过讲习培训掌握现代种植技术,转变发展思路的老百姓不在少数,一字不识的苏二双就是其中之一。
  在苏二双家的西瓜种植大棚内,她和我们算起了一笔帐。
  4个大棚,两亩地,以前种包谷,每亩地每年的收益不到300元,今年苏二双转变观念,开始种植大棚西瓜,目前看来效果很好。一个大棚一次可以采摘1000多斤西瓜,一年可以采3次左右,每斤平均价格2元左右,一年的收入就有4-5万多元。
  “我家大棚里的西瓜现在销路也有保障,因为我家的西瓜采取生态种植,用的是农家肥,很少用农药,种出来的西瓜口感好,在家门口基本就卖完了,很多人都是自己上门挑选,每斤可以卖3元。收益这么好,明年我还要多种一点。”苏二双告诉记者。
  通过讲习传授,老百姓的观念慢慢转变,致富渐渐有了道路。接下来,双包塘社区还将借鉴“塘约经验”,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奔小康。
  “目前,入股我们合作社的成员有83户340余人,涉及的精准扶贫户是13户60余人。我们的计划是打造三个特色产业板块,发展樱桃、葡萄和大树杨梅的种植,板块选完以后我们将依托脱贫攻坚讲习所对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和种植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把技术培训到位,让产业达到最高效益,让老百姓尽早脱贫致富。”双包塘社区主任张昆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