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8-17

“六大工程”开创“和谐威宁”建设新局面

作者:高胜利 罗喜贵 时间:2017-08-17 阅读:279


 (上接1版)
 

禁毒宣教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民警们正在为老人免费照身份证


“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签名


法制宣传进社区


进村入户开展预防调查


法制宣传教育进学校


走访群众


工作人员正在为百姓讲解法律知识


到贫困户家中提供法律援助


公安民警接访群众
公正司法天平工程  促进司法公正
 
  近年来,“法治威宁”创建工作“公正司法天平”工程专项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公正司法天平”工程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有效促进了司法公正。政法各部门均及时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狠抓工作落实,将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
  仅2016年,“公正司法天平”工程专项组就召开调度会3次,政法各部门共召开推进会20余次,确保“公正司法天平”工程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着力抓好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宪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更加自觉;开辟了“法治威宁”“以案说法”电视栏目,每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法治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坚持继承与创新,不断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深化普法效果;坚持普法与治理并举,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学法用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正司法与依法行政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建设平安、法治、和谐威宁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016年,法院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363 件,审结3092件。司法局共排查矛盾纠纷1928件,落实调处1823件,调处率94.55%,调处成功率达94%,其中调处医疗纠纷16件,成功率达100%。公安机关调解矛盾纠纷共6047起,其中交通事故纠纷2752起。
 
全民守法宣教工程  维护社会稳定
 
  自“法治威宁”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威宁精心安排、认真部署,把全民守法宣教工程作为当前宣传的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全民守法宣教”工程,努力开创“法治威宁”创建工作新局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威宁实现新的跨越。
  加强城乡居民的普法工作。近年来,威宁全民守法宣教工程通过深入乡村市集,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免费发放法律资料;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按照省、市的要求,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对《宪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的学习,加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意识教育,切实提高司法行政执法水平;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注重落实依法治校措施,真正做到了法制教育与德智教育工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把知识的传授和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启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目前以启动石门乡新民村、女姑村和盐仓镇三寨村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
  深入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受众面宽的优势,组织新闻媒体分时段、分重点进行滚动宣传,确保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图文,使“法治威宁“创建走进千家万户,人人皆知。截止目前,与县电视台共同制作《平安威宁》栏目20多期,在省级媒体刊载20多条政法工作信息,在市级媒体刊载40条政法工作信息,县级媒体刊载120多条政法工作报道。同时,利用宣传条幅、宣传资料、专题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各种形式在村民中营造创建氛围,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增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其中共制作悬挂创建布标500多条,制作宣传专栏96期,共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4.5万余份,为“法治威宁”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得到提高,从而知法、守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法治惠民服务工程  树立法治信仰
 
  自“法治威宁”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威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把法治惠民服务工程作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惠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为广大百姓树立法治信仰。
  扎实抓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县综治办、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卫计局、医院等单位紧紧围绕“育新工程”“安宁工程”“红丝带工程”“雨露工程”“阳光工程”等,对留守儿童、艾滋病患者、肺结核病患者、生活困难群众、刑释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残疾人等加强管理和关爱,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2016年,威宁共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7274户146490人,其中残疾人14431人,老年人38298人,共发放低保金20303.20万元;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36户5812人,其中残疾人536人,老年人1610人,失业人员有1250人,共发放低保金1478.10万元;帮助15.11万低保、五保等保障对象代缴医疗参合金797万元;共计实施医疗救助15.37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1644.58万元;实施急难助52人,支出急难救助金47.3万元。临时救助5302人次,发放救助金额731.47万元;发放孤儿养育金657万元。2016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28人,其中未成年人68人,支出救助金17.66万余元。
  扎实抓好公共安全工作。加大易爆物品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查处违规制造、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质案件。加强交通安全整治,扎实开展“百日整治”“百日攻坚”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持续稳定。加强消防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扎实抓好命案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刑侦、派出所等深入基层,消除不安定因素。强化城区治安防控建设,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抓手,织牢城区安全防范网。提高处警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警情,防止命案发生。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素养,防止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方法。坚持严打开路,保持严打犯罪的高压态势。2016年,威宁命案发3起3人,与2015年同期7起7人相比,命案大幅下降。
  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按照“发现要早、化解要快、处置妥当、防止蔓延”的要求,围绕“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三大主线,以强动力、去存量、降增量、控敏感、防风险为重点,在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上下功夫,切实防止矛盾积聚、风险叠加、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造成局面失控,不断开创信访维稳工作新局面。目前,信访局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436件,化解1169件,化解率81.41%;排查出重点稳控人员71人,重点稳控群体29 个涉及600余人;防止纠纷激化108件,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15件500人;对排查出的重点稳控人员、重点稳控群体,按照“七个一”要求已落实稳控责任主体和稳控措施,实行包保稳控。
 
生态文明法治工程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自“法治威宁”创建工作“生态文明法治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威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好“产业兴、百姓富、经济强、生态美”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促进生态和谐。
  加快实施草海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按“治建管改”的要求,坚决实施好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快推进截污治污、退耕还湿、面山植被恢复、外来生物治理等工作,用好用活草海保护投资公司的平台作用,强化投融资工作,确保每年有形象进度、三年有较大效果、五年有初步成效,让草海这颗“高原明珠”更加靓丽。
  坚持用好两把“利剑”,加大环保执法司法力度,铁腕整治污染环境,狠抓草海综合治理。2016年,围绕《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在省、市的指导下及时分解任务,加强向国家部委争取项目力度,加强与北京建工集团等团队的合作,通过PPP模式,全面启动截污治污、退耕还湿、面山植被恢复、外来生物治理等工作,使草海流域可绿化区域森林覆盖率等到大幅提升。
  在草海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中,威宁还成立了各类规划管控机构,开展综合执法。
  成立草海检察工作室,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探索建立草海保护区“网格化”综合执法体系和城乡疏堵管控机制,组建成立了20人的草海公安分局,专门从事草海生态执法。仅去年就依法没收了进入草海违法捕捞船只14艘、非法电力捕鱼工具14套、非法渔网6150套。对草海周边120余户洗车场、汽车修理厂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对破坏和污染草海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和处理。从县级执法队伍中划转3个国土规划执法中队,按照“零容忍”的要求,坚决制止和查处“两违”行为。
 
法治监督检查工程  强化执法监督
 
  “法治监督检查工程”专项创建工作按照市委、县委及县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召开法制创建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专项组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确保“法治监督检查工程”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强化依法办事和法制监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坚持文明执法,正确使用行政执法措施,强化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教育、引导、服务、帮助等职能。
  强化透明用权。推行“一站式”服务,启用五里岗便民服务中心,将县直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保证机构、人员、职能、授权、进厅、监管六到位,保证权力集中公开,透明运行。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县乡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加强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权威、全面、准确发布政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16年“法治监督检查工程”共启动52项工作,应完成47项,现已完成法治创建工作37项。目前,专项组以打造县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和县人民检察院的警示教育基地为亮点,扎实抓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工作,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不断强化执法工作。
  “依法治县、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如今,在“法治威宁”建设中,一个阳光、和谐、稳定、美丽的新威宁正展现在人民面前。威宁人民心中期盼的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强烈愿望正在“法治威宁”建设中逐步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