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满枝景色新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8-18 阅读:185
硕果满枝景色新
——威宁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助推脱贫攻坚
记者 李玉荣
时下,走进威宁的苹果种植基地,无论是雪山镇的新街果园,还是黑石头镇的苹果园,抑或是迤那镇的海升精苹果基地,一棵棵苹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直接压弯了枝丫,令人垂涎三尺,一派丰收的景象在眼前徐徐展开。
“我们冰心苹果个大味美,在市场上很是枪手。去年我种植的几亩苹果收入就达10余万元,最好的苹果每市斤卖到20元。”看着日渐长大成熟丰收在望的苹果,正在果园里劳作的果农曾庆立乐呵呵地说。
据悉,单是2016年,黑石头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苹果种植户就达50余户,苹果产业真正成为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主导产业。而在雪山镇新街片区威宁精品苹果示范园内,近年来种植合作社也从成立之初的11户发展到49户。
这些是威宁大力发展经果林助推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威宁把发展经果林产业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经果林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步伐。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连片种植经果林面积达54万亩。初步形成了核桃、苹果、花椒、油茶等特色经果林产业板块。预计到2020年,威宁发展以核桃、油茶、花椒等为主的经果林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核桃100万亩,花椒20万亩,油茶50万亩,苹果50万亩,其他经果林30万亩,实现人均1亩以上经果林的目标。届时,威宁经果林覆盖贫困农户达将达13.6万人,经果林扶贫效应可想而知。
为此,威宁按照“市级统筹、县级组织、乡镇实施、群众主体”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多措并举引导产业发展走“企业面向市场—政府扶持企业—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着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迅速在全县掀起新一轮经果林产业发展高潮。
整合项目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国家生态保护功能区(“三江源”)、产业扶贫、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等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发展经果林产业。
加大财政投入。探索以奖代补和“无偿投入、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等模式,扶持经果林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激发经果林专业合作社自力更生促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贷款贴息、示范点建设、技术培训、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创新金融支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按股分红”的原则,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企业投资和农户自筹为主,吸纳相关金融信贷资金、社会团体、国有及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搭建农业产业融资平台,努力撬动金融机构支农放贷资金促进经果林产业发展。积极拓宽农村信贷担保途径,农户住房证、土地证、林权证等有效证件作为信贷担保抵押,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用于经果林产业发展。
鼓励农村“三变”转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三变”改革,通过“产权变股权、租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经果林建设,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建立基地扶持政策。对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与农户联合建立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且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规定的,全部纳入退耕还林工程范围;不能进入退耕还林工程的,参照退耕还林工程,政府整合资金给予补助;符合板块经济激励政策的全部纳入给予奖补。
建立种苗繁育扶持政策。对新繁育、连片100亩以上经果林种苗的投资主体,培育合格苗木达到100万株以上的,县财政配套给予每亩2000元的种苗繁育补助。
建立加工企业扶持政策。对从事经果林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用于经果林深加工项目建设、原材料购进的银行贷款,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贷款全额贴息。实行税收优惠,对经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上缴税收形成地方财力部分,前三年全额奖励,后三年按照50%奖励。种植主体使用银行贷款的,享受林业贷款贴息补贴政策。
建立科研培训扶持。市级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元、县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500万元,用于经果林技术培训、良种繁育、产品研发、病虫害防治、成果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一系列组合拳的有力挥击,威宁经果林发展必将掀起新一轮高潮,助推脱贫攻坚的效益吹糠见米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