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统战部建立完善“九项制度” 布局新形式下统一战线宣传工作
作者:禄旭 时间:2017-08-23 阅读:294
本报讯(通讯员 禄旭) 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建立完善“九项制度”,推进全县统一战线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完善信息员制度,筑牢统战宣传网底。在统战系统各单位确定1名统战宣传信息员基础上,每个乡镇(街道)、县内两家新闻媒体各明确1-2名信息员,并在全县统战对象中聘请10名特约通讯员。
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制度,推动宣传效力。围绕省、市、县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邀请工、青、团、教育、新闻信息中心、电视台、市场监管、扶贫办、民宗等单位或部门积极参与,有效联动,互通信息。
建立完善信息沟通制度,壮大统战宣传力量。对县内已组建的民主党派、商会各明确1名信息联络员,确保及时掌握民主党派开展自身建设、参政议政、学习实践等各项社会活动信息及时高效发布。
建立完善定期命题约稿制度,提升统战宣传深度。针对民主党派帮扶、毕节实验区建立三十周年、民族民间文化、非公经济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命题约稿,约请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深度报答、撰写理论性文章,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建立完善定期培训制度,巩固提升统战宣传能力。着重对从事统战宣传工作的一线人员开展培训,结合本县多民族、多宗教特殊县情,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显著的变化,授课设置各有侧重地向新闻媒体介绍统战工作新情况、新政策、新举措。从政策性、政治性和专业性的角度,现场为学员答疑释惑,互动交流,增进认识,形成共识,全面提高新闻媒体对统战工作的知情度、关注度,为优化统战工作舆论环境,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建立完善通报约谈机制,强化过程督促。对各单位信息报送工作实行“月通报、季度约谈”, 对信息收集、撰写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报送信息不及时,不能按时完成信息工作任务的进行批评。同时,每月总结信息工作,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每季度对统战宣传工作不重视,任务不落实的单位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督促落实整改。
建立完善评奖激励机制,保障宣传成效。出台《统一战线信息报送奖惩方案》,积极培养信息员、统战干部增强宣传信息的敏感性,增加宣传手段的多样性,调动大家撰稿的积极性,分层次分类别予以奖励,鼓励投稿,确保统战信息文章量多质优。
建立完善报道把关审核制度,确保统战宣传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明确宣传稿件(包括微信、短消息、通讯、调研报告等),原则上由分管领导审核(重要稿件呈主要领导审定),由办公室统一制作报道;在工作中发现的服务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和改革创新案例,与相关部门沟通,按程序请示领导同意后再作采访报道;分管领导审查后认为需要向省、市等权威媒体送审的宣传报道,与县委宣传部对接联系后按程序送审报道。
建立完善落实宣传工作时限性原则,提高统战宣传针对性、时效性。每次由统战部牵头主办或涉及统战工作的活动,需在活动结束后第二天完成相关简报、微信等送审,如需向上级权威媒体报送的专题材料,在一周内按程序送审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