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景象新 救命薯成奔康薯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7-08-25 阅读:169
科学发展景象新 救命薯成奔康薯
——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新观察之二
记者 李玉荣
这个丰收的秋天,对于威宁广大薯农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辛辛苦苦种植一年的洋芋,不但丰产丰收,市场价也不错。
8月21日,记者在草海镇中海村看到,广大薯农在收获洋芋,看着丰收的洋芋,一个个薯农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趁着歇息的时间,五十多岁的薯农陶小军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就是吃着洋芋长大的,那时洋芋是救命薯,而今就不同了,洋芋已经成为奔康薯了。因为种洋芋卖洋芋,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新房子修起来了,家里还购买了小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在威宁,靠种洋芋,像陶小军一样有满满幸福感获得感的人不是少数。这背后,其实是威宁多措并举大力推动马铃薯产业科学发展的结果。
据了解,威宁是全国最适宜栽种马铃薯的地区、全国百万亩马铃薯种植大县之一,常年种植165万亩,产鲜薯270万吨,常年外销量100多万吨,在人均纯收入中已超过2000元。“威宁洋芋”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威宁是如何谱写科学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篇章,让昔日的充饥薯、救命薯、饲料薯,一跃成为如今的致富薯、脱贫薯、奔康薯的呢?
威宁有关马铃薯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美誉的威宁,借助地理气候、种薯资源、品质独特、区位交通、市场品牌、科技开发、人力资源等优势,多措并举推进马铃薯产业升级发展,向布局区域化,良种科技化,发展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等目标努力迈步。
推进优势马铃薯布局区域化。威宁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优势,结合自然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建立优势主产区,明确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优势马铃薯布局区域化。
推进马铃薯发展规范化。建立健全种薯扩繁和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从种子、植保、服务、销售等几大体系强化科学保障,推进马铃薯发展规范化。
推进马铃薯发展良种化科技化。威宁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通过加强马铃薯品种改良、种薯繁育及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加强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选育,加快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步伐,使优质专用种薯在适宜的优势区域大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在各个优势产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广马铃薯良种科技标准化种植技术,全面提高了马铃薯生产水平。
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规模化。威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建立马铃薯专用生产基地,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促进企业和薯农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加工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促进马铃薯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和增值空间,着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规模化。
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市场化。威宁积极发展中介组织,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在生产环节,鼓励薯农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为薯农提供品种、技术、信息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加工环节鼓励企业加入马铃薯加工产品行业协会,协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鼓励行业合作,提高企业个体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系列科学组合拳的猛烈挥击,威宁不断书写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