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点燃”群众脱贫致富底气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17-08-28 阅读:159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以前只要一到夏天养殖场周围就臭气熏天,自从建了沼气池以后,不但净化了周边环境,养殖场周围也从此没有了那种难闻的臭味。”日前,在小海镇松山村,一位村民一说起建沼气池的好处,赞不绝口。
近年来,县农牧局抢抓国家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机遇,围绕农村产业规划,以发展沼气为纽带,大力实施“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积极帮助农民、养殖场建立沼气池,形成了种养结合、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截止目前,威宁已建成农村沼气池8.1万口,每年至少为农民节省燃煤3.38万吨以上,全县数万农民结束了“烟熏火燎”的日子,用上了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点燃”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
据了解,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粪污随意排放,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改变这一现状,农牧局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户用沼气池,推广生物防控技术等,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如今,威宁8.1万口农村沼气池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数万农民群众的生活,同时还避免了大量的薪柴被砍伐,实现了秸秆、粪便、有机垃圾等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给农村、农业带来更高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推动循环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