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柳泉:驻村干部的“三把火”
作者:陈武帅 赵涛 时间:2017-08-28 阅读:203
2016年3月,春寒料峭,贵州省国际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郑柳泉背上行囊,成了么站镇大树村第一书记。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郑柳泉却一驻就是两年。驻村以来,郑柳泉致力于打造服务型、发展型村支两委,致力于帮助精准贫困户发展产业助脱贫,致力于帮助水塘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发展教育斩断阻碍贫困代际传递,成为村民称赞不已的好书记。
驻村一年多来,郑柳泉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建设一个好支部
驻村伊始,郑柳泉就认识到建设一支服务型村支两委的重要性。他跟村支两委班子交心谈心,走访退休老支书,看望老党员、老干部,召集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教师代表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对村支两委班子和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有村民代表提出,盖村民委员会的章很困难,很多时候找不到人,村干部不在村活动室办公,村干部各自为政,找村干部办事只能到村干部家;有村民认为大树村没有主导产业,石漠化严重,帮扶措施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困难重重。
郑柳泉和村两委决定,从为群众办事开始转变,从一点一滴小事树立村两委形象,制定了村干部值班制度、盖章制度等。
村活动室年久失修,多年未用,郑柳泉一边尽力筹集资金翻修旧村公所,开展正常办公,方便村民办事;一边积极跟么站镇领导汇报,积极争取修建新的村公所,如今新村公所完成了选址和地基平整,已经开工建设。
第二把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大树村没有自己的村级小学,许多适龄儿童都到邻村的水塘小学就读,但山高路远,道路泥泞,孩子们上学往返很是费力。水塘小学现有师生327人,郑柳泉到水塘小学走访时,看到水塘小学部分课桌椅破烂,学校操场未硬化,孩子课间活动时,操场灰尘飞扬,遇到下雨天,课间操无法开展,孩子身上一身泥。
郑柳泉决定帮助孩子们做点什么,回单位后就向领导反映,争取协调项目支持,希望解决水塘学校操场硬化、校园绿化、课桌椅破烂、厕所新建等问题,
此外,郑柳泉还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到水塘小学捐赠,给贫困儿童带来书包、体育用具、穿的衣服和鞋子,联系社会爱心人事一对一帮扶品学兼优学生。
在郑柳泉奔走争取下,为水塘小学争取到项目资金10.2万元,用于校园操场硬化,校园绿化、厕所修建。
如今,水塘小学校园操场硬化,校园绿化、厕所修建已完工,在郑柳泉的联系下,爱心企业还给水塘小学捐赠了100套课桌椅,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水塘小学门口到通村道路有段距离,路还未硬化。郑柳泉一直记在心上,在2017年春节刚过,他从单位争取来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水塘小学入校道路硬化。目前项目已施工完,孩子们从家到学校走的全是硬化了的水泥路。
郑柳泉还联系水塘小学老师到贵阳一中去学习参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第三把火:产业铺开致富路
贫困户是郑柳泉最关心的事,也是他走访最多的。郑柳泉驻村笔记本上记着每家贫困户人口数,家庭主要收入、劳动力人数、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今年脱贫贫困户是哪些,明年脱贫贫困户是哪些等等。
如何用好扶贫资金,如何让产业帮助群众脱贫?郑柳泉一直在思索。
大树村虽然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但土地广阔,适合发展养鸡产业。
2016年7月,郑柳泉跟村两委商量后,决定由朱德义成立专业合作社,郑柳泉联系公司并签订销售合同,采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养殖业。
郑柳泉对愿意养鸡脱贫的群众,给他们提供蛋鸡苗进行散养并给脱贫户提供本地土鸡蛋给他们孵出小鸡供养殖。经过半年多的养殖,部分农户散养土鸡销往贵阳,脱贫户平时养殖蛋鸡下的蛋在集镇和威宁县城进行销售。
半年时间,养殖户每户卖出的土鸡收入上千元。很多老百姓看到养殖鸡增加收入后,纷纷找到郑柳泉想加入合作社。搞养殖业,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郑柳泉定期邀请镇农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到村普及预防知识,定期到村开展预防工作。
除了养殖业,郑柳泉还请农业专家深入大树村实地考察,决定先期试种200亩花椒,花椒不但能保持水土,而且不影响村民平时种植,待花椒树结子时,还能增加村民收入。
今年,200亩花椒已经栽种完毕,在村子里的荒坡上长出青青的花椒苗。看到大树村一点点改变,郑柳泉对全村如期脱贫也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