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精准培植特色产业有效推动“造血”扶贫
作者:张泉辉 时间:2017-09-01 阅读:154
本报讯(通讯员 张泉辉) 日前,笔者从县国税局了解到,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该局以驻村干部为主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培植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据悉,该局践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发展理念,扶持贫困群众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抱团”脱贫致富,使特色产业从“小、散、乱”的家庭生产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转变,加快农特产品“走出乌蒙、走向全国”的步伐。
利用大街乡营中村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资源,帮助当地群众组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参与农户15户,年种植党参、黄芩、半夏等中药材300亩,户均增收3万元。
为兔街镇新升村96户群众寻找致富带头人,流转闲置土地种植牧草,吸收闲散资金作为资本,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针对该村擀毡工艺濒临失传这一情形,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成立兔街镇星升擀毡专业合作社,带动15户群众致富,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年生产羊毛毡毯386件、披毡260件、其它造型工艺品200件,年创造收入40万元,有效传承了民族工艺,促进了农民增收。
结合双龙镇红光村优越的区位优势,帮扶当地200余户群众试种万寿菊1200亩,户均增收4万元,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