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04

教学生涯中萌生的小康梦

作者:谢娟 时间:2017-09-04 阅读:324


   记得2008年秋天,我怀揣着稚嫩的青春以及美好的教师梦想踏上了三尺讲台。
  2009年,经历一件至今难以忘怀的事情。学校要选两篇学生作文上报参加比赛。可是由于没有网络,消息闭塞,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是最后期限,当两名学生手抄五百字作文第五遍时,终于一字不错,但抬头看看钟表,时针指向凌晨一点多,再看看家长们从早上的充满希望与骄傲到现在的精疲力竭,而最辛苦的应该还是两个孩子,手都写坏了,我曾想过让他们放弃,可他们却坚持了下来,我内心是感动的,也是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可悲,为什么偌大的一个学校没有一台电脑?为什么明明同样的孩子,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要接受那么不公平的教育?
  这些疑问来不及解答,我们便带上了两篇作文,带着孩子们的希望,带着整个学校全体师生的期待趁夜奔向小城,雨下得很大,路面凹凸不平,许多地方积水严重,看不清楚,只有踩着油门冲过去,路那么长,雨那么大,夜那么深,而我们带着的梦那么渺小却又那么珍贵。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把作文交去的时候,工作人员说:文件规定要电子版。不论我们怎么解释,还是说不通,于是就想到去网吧打字,因为生疏,两篇作文足足打了两个小时,当把优盘递到工作人员手中时,我在内心祈祷,希望能够过关,可是,优盘空白,没有文件,来不及理论,接过优盘一路奔波下来,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没有谁知道我的无能为力,没有谁理解我为了我的无能有多自责,当我准备去找打印店的时候,全城停电了,我如坐针毡,盼啊盼,终于盼来了电,却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没有谁知道这件事对于我的伤害,我是多么的自责,至今想来依旧耿耿于怀难以自救。
  那时我是多么希望学校能有一台电脑,我是多么希望网络能够覆盖小城的每一个村落,而如今,再回去,原来的学校安装了电脑,开通了无线网络,孩子们可以坐在教室里就能够游览世界各地。这是多少孩子的小康梦啊!
  后来调到城里来工作,一晃眼就是六年。
  前几天,我在班上做了个调查,超过一半的孩子的小康梦都是希望城市交通不拥挤,地下排水系统良好,家里不要再漂拖鞋,有一套宽敞明亮的住房、独立的卫生间、不用租住房屋、和兄弟姐妹挤卧室、争书桌;还有一部分孩子比较忧国忧民,希望天蓝草绿,上学不再难,就医不排队,食品安全,治安良好……我想,或许每个人所处角色不同,心中的小康梦就不一样,留守儿童最大的小康梦是父母不用远离他乡打工,能陪伴自己成长,残疾儿童更希望医疗更加先进,能让他们同正常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绽放。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小康梦是学校设备更先进一些,更完善一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不再因择校而劳命伤财,每一个教室里坐着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健康快乐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