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06

脱贫攻坚带头人

作者:黄骄 张勤 时间:2017-09-06 阅读:274


 脱贫攻坚带头人
——记炉山镇发乐村第一书记刘江华
通讯员 黄 骄 张 勤 


  在村两委班子眼中,他务实、能吃苦、敢担当;在贫困群众心中,他心细,淳朴、性格温和,待村里群众如亲人一样,哪家有困难,哪家需帮扶,总能听到他暖人的话语,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他就是炉山镇发乐村第一书记刘江华。
 
深入走访掌握村情
 
  炉山镇发乐村共有6个自管委,18个“十户一体”,398户209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4.6%以上,是典型的、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通讯、交通不便、海拔高、产业单一等多种因素,导致该村贫穷落后。
  为了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从到村里来的第一天起,刘江华就一直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带领发乐村逐步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2016年4月,刘江华接到通知被派往发乐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便背起行囊,肩负着村民的期盼和村里发展的重担,踏上了他的驻村旅程。
  刚到村子时,刘江华对发乐村村情并不了解,他只知道发乐村是一个贫困村,拥有上万亩的大草原,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进村入户走访时,大部分村民都不理睬他,甚至有部分村民连普通话也听不懂,村民们的这一举动让刘江华很无奈。同时,也让他明白此次组织上派他驻村的担子是如此沉重,肩负着发乐村16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重担。
  刘江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入户开展调研和实地考察,用近1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398户村民,对159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重点走访,现场解读惠农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并深度分析发乐村致贫原因,制定了“发乐村扶贫规划”和每年脱贫人口计划。
  据刘江华介绍,经走访调查,发乐村人均纯收入为4600元,拥有贫困建档立卡户165户913人,贫困发生率为44%。其中,2016年脱贫10户37人,2017年计划脱贫11户68人。
 
摸排困难为民分忧
 
  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
  刘江华说:“我刚来到村上开展工作时,有很多村民都不理睬我,和他们沟通都很困难,别说谈发展。”
  为了及时和村民建立起友好感情,让村民接受他,知道他是一个能干事、敢干事、干好事的年轻干部。于是,刘江华便从发乐村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入手,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文化活动室建设工作,同时,刘江华还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扶贫物资。
  发乐村党支部书记王景胜说:“自从江书记来驻村后,为发乐村村支两委争取15000元办公经费,为贫困群众争取化肥2吨、棉被4套,还积极配合炉山镇党委、政府向省发展改革委争取国家以工代赈80万元资金,修建杏州2公里硬化通组公路。”
  随着驻村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村民和刘江华渐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一有事第一想到的就是刘江华。
  村民苏文明说:“感谢江书记,要不是他尽心尽力帮忙化解,我家存留了10多年的土地纠纷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化解清楚。”
  据了解,自刘江化驻村以来共协助发乐村村两委班子,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谋划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增收
 
  如何撬动发乐村产业发展是刘江华心里谋划的大事。
  刘江华说:“我们发乐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拥有上万亩草场,光、热、水、土壤及地理环境非常适宜发展畜牧业、脱毒马铃薯种植、苦荞等产业。”
  目前,该村种植马铃薯3800亩、种植苦荞3800亩、种植其他农作物150亩,养殖肉牛800头、土鸡500羽、生猪400头、黑山羊600只、绵阳400只。
  刘江华说:“下一步,我们村将以深度贫困村和恒大集团帮扶为契机,充分借鉴‘塘约’发展模式和‘三变’改革经验,由村支两委班子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致富。”
  据了解,发乐村在未来三年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广电网“村村通”等项目,全村争取移动网络基站建设2个,解决群众通讯难的问题;修建大发组至再块组2.5公里、发沟组至再块组2公里、大发丫口至发乐院子1公里“组组通”公路的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同时,该村还依托板底乡民族旅游和百草坪生态旅游发资源,通过“特惠贷”等扶贫资金渠道大力发展高山畜牧业和高山种植业,新增发展分散养牛2000头,发展养马180匹,发展马铃薯种薯种植5000亩(其中改造传统种植2324亩),新增苦荞种植2000亩,新增燕麦种植400亩,大白红豆种植100亩,发展黑山羊养殖1000只。
  村主任王光说:“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帮扶下,在刘江华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发乐村有信心脱贫致富和全国人民一起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