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07

藏好杨大能(下)

作者:罗勇 时间:2017-09-07 阅读:371


   杨大能不同意,牛支书不敢硬来,只好劝包工头撤退。包工头不干,当我们是狗啊呼来唤去的,这么多人停掉工地上的活往你这赶,耽误半天,说回去就回去?你没活给我们干,不是我们的错,必须支付工钱。牛支书苦着脸,不是没活,是暂时没有,以后村里的活可多了,都给你们干。包工头往身后一指,你问问他们干不干?身后的人哗的炸开了,吵吵嚷嚷要钱。有人一生气,手里的工具撞到墙上,锋利的铲口划过煤烟熏黑的墙壁,犁出一道刺眼的白。杨大能嗷的叫一嗓子,朝那人扑去,两人扭打起来。
  牛支书让会计拉住杨大能,他打电话给镇长汇报。镇长说接你电话就没好事,现在钱算个啥,带他们来财政所解决,别惹恼杨大能,他不同意,另外想办法。
  牛支书想骂娘,但他坚强地憋住了,耷拉着脑袋回到杨大能屋里,让会计带包工头去财政所。他想好好打探打探杨大能的意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镇长好像不高兴了,不能让镇长看不起。牛支书还没坐下,镇长来电话了,指示三件事:一、镇党委马书记安排,另找地给杨建新房,为让杨全力配合工作,新房旧房都归杨所有,保留老房子原貌,新旧对比,突出市委书记帮扶前后的巨大变化;二、杨的建房用地由村里自行解决,若存在实际困难,待市委书记帮扶后协商解决。现阶段,所有工作一律给市委书记帮扶让路;三、短期内龙泉村的村容村貌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两委要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市委书记将于4月25日莅临我县,到龙泉村视察扶贫工作和看望帮扶对象是主要行程。
  牛支书掐指一算,离市委书记来视察的时间只有41天,他的头嗡地爆成一堆纷乱的棉花,这点时间,给杨大能建房子都嫌少,翻啥天覆啥地。他看看窗外破廊倒壁的村子,坑坑洼洼的道路,低声说:“镇长,不是小孩子搭积木过家家……”
  “钱我出,办法你想,办不成事,还设村两委干什么?”
  “我上哪找地去?”
  “老牛,这就忘掉马书记的指示了?过得去这一关,啥事都不叫事,过不去,马书记的原话是,他倒霉也要拉一帮垫背的。市委书记的严厉你应该听说过,千万别往他眼里揉沙子!”
  时间进入了倒计时,以前喝酒打牌老混不黑的天,如今一眨眼晃过去了。太阳像条饥饿的狗,刚探出头来,像嗅到对面有肉似的,哧溜滑到西边的山头上。牛支书真想整根链子钉棵桩,牢牢拴住这烦人的狗。
  两天很快过去了,杨大能建房子的地仍然没着落。村里没有多余的空地,牛支书找已经搬到移民新村的贫困户协商,把他们的老宅基地腾出来,村里给高额补偿。那些人一听要单独建房子帮扶杨大能,不谈补偿了,一连串问牛支书凭什么,当上访户钉子户还当对啦?好处都给他?有几个人悄悄来找牛支书,手里的塑料袋子沉甸甸的,请求他把杨大能建房子的名额给他们,杨大能上访告状的材料里有他们的名字,说他们是假贫困户真关系户,“杨大能这种人,必须一脚踩死,让他得势了,村里难得清静,我们没好日子过。”
  牛支书哪敢一脚踩死杨大能,杨大能是他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捂在手心怕飞了。牛支书赶走那几个人,一下没辙了。迫不得已,他对着天空来三个深呼吸,清空嗓子,拨通江村长的电话。在龙泉村,牛支书最讨厌的就俩人,杨大能和江村长,一个是他无穷无尽的麻烦,一个是他旗鼓相当的对手,两盏不省油的灯明晃晃亮着,他一盏也灭不了。牛支书一度怀疑,国家在村级设支书村长两个职务的合理性——巴掌大的地盘上站两只斗志昂扬的公羊,剐鼻子蹭脸在所难免,团结协作,那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电话那头,江村长依然是软中带硬的客气,“马书记亲自打电话通知我,我正往村公所赶。这段时间劳累你了,不过事先没人跟我通气。马书记批评我,不像个村长,该知道的一点不知道。”
  “主要考虑你身体不好……”
  “身体跟村里的工作比起来不算啥,但我不知道的话,有劲没处使,只能累你。”
  牛支书觉得脸被江村长隔空抽了几嘴巴,火辣辣的烫,他下意识护住脸,笑呵呵说:“开会的人齐了,就等你。”
  市委书记要来的大事,促成了龙泉村第一次召开村两委人员全勤的会议,讨论出以下意见:一、借市委书记帮扶的大好时机,将村里的水电路全部纳入重建计划,高标准翻修一遍。村民的房屋一律设计统一的图纸进行外观装饰(杨大能的旧房除外),农户院落统一进行硬化绿化。路边的烂泥塘子、臭水沟、垃圾堆重新清理治理。建一批蔬菜大棚和养殖场,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二、?讨论到二,“二”不下去了。二轮到杨大能建房用地,面临的情况是,镇里给多少钱,村里也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上供。有人说强行把杨大能的房子拆了重建。有人说干脆去外村买块地建房子,趁机撵走杨大能,不见狗屎不恶心。有人说寻个麻烦栽杨大能头上,判他几年,让村里清静一阵子。建议不靠谱,牛支书一一否定掉,杨大能是个大活人,著名的上访户,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多,哪有那么好对付,这个节骨眼上,他跟大领导一开口,我们就大祸临头了。
  江村长没吭声,一个劲抽烟。这时,他摁灭烟头,慢吞吞说,既然是讨论,我说点个人建议供大伙参考,大伙以支书说的为准——村里也不是没地,村活动室旁边就有一块。江村长不往下说,看大家的反应。众人不说话,心里清楚,江村长说的那块地,已经被牛支书的儿子占用很多年。当时杨大能不同意扩建村活动室,村里没利用这块地却要强征他的宅基地是原因之一。牛支书的儿子以租赁的名义,在那块地上修建小卖部,村里没收到过一分租金,小卖部却慢慢变成砖瓦房,砖瓦房变成二层楼房是最近的事,还没完工。
  江村长说话的时候,牛支书认认真真在指甲上墩空一支没抽过的烟头,将半截燃着的烟屁股拔掉过滤嘴,插进墩空的烟头里去。他的手微微颤抖,老对不准,好半天才插好,狠狠吸几口,说:“是有这么块地,听听大家的想法。”
  大家倒水的倒水,抽烟的抽烟。村会计皱着眉头说拉肚子,一路小跑去厕所,好半天才回来。江村长抿嘴笑笑,说:“我来说吧。我们不利用村里的地,到处做工作征群众的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建议,地里的房子既然修好了,也别追究对错,买下来装修好,送给杨大能,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节约出时间干好别的事。最近市县两级帮扶龙泉村的部门一窝蜂涌来,我们已经不愁钱了,愁的是找不到花钱的门路。”
众人齐刷刷看牛支书。牛支书扔掉烟头,端起杯子咕噜咕噜灌一气水,使劲嚼吐不干净的茶叶碎末。说:“江村长的建议很好,现在,目前,如今,眼目下,这是最好的办法,我看就这么定,马上报给镇里。这么好的建议大家鼓个掌!”别人不应声,他兀自抡起巴掌使劲拍,手拍的生痛。
  江村长耐心地等牛支书鼓完掌,悠悠说:“我还没说完呢。这事我给马书记汇报了,马书记完全赞同。我找杨大能商量过,他同意的,而且只愿意走我说的这条路子。其实,我在这里就是传达马书记的指示精神,对事不对人。马书记还建议,地是村里的,新建的房子不合法,卖房子的钱要归公。我看,这事不一定听马书记的了,由支书定夺,你是一家之主,我们听你的。”
  龙泉村两委商定的方案报到镇里,镇里作了进一步修改:一、同意村两委的建设计划,但烂泥塘子、臭水沟、垃圾堆点多面广,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清理治理,建议修建围墙遮挡,墙上制作扶贫标语和宣传画,打造成龙泉村特色文化长廊。支撑脱贫的产业不宜大规模铺开,限定在可视范围内有计划建设;二、支持村两委买现房装修给杨居住的思路,一定要做好杨的思想工作,决不能出现任何影响大局的情况。
  镇村两级的方案呈到县委书记案头,县委书记没有批示,指示秘书给镇里打电话传达他的意见:一、原则同意镇村两级的建设计划,所有项目马上动工,务必于市委书记视察前如期完成;二、围墙修建不能局限于烂泥塘等局部,规划一条专供领导视察的线路重点建设,凡线路两旁可视范围内影响美观又来不及处理的一律建墙遮挡,不单一建砖墙,要拓宽思路,建一批树墙竹墙等新型墙体,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墙文化”。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市委书记近期讲话精神特别是书记提出的“两随机两认定”措施,坚决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三、除做好杨的思想工作外,必须使其熟练掌握与领导和媒体良性互动的技巧,届时将有大批主流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四、产业支撑要有侧重,以产业脱贫为宣传重点,把杨树立为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五、市委拟将全市扶贫经验推广现场会定在龙泉村召开,现场会能不能在龙泉村召开,取决于市委书记对龙泉村扶贫工作的满意程度。为确保现场会在龙泉村如期召开,向外展示我县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龙泉村和杨的脱贫致富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县委即日起启动问责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干部职工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寂静的龙泉村突然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机器昼夜轰响,灯火彻夜不灭。黑色油路像一条条蟒蛇,一寸一寸往村里爬。连绵不绝的砖墙、竹子和树木构成的绿化墙严丝合缝遮住垃圾堆、臭水沟、烂泥塘子。寸草不生的荒坡,披上了碧绿的草皮。蔬菜大棚养殖圈舍一个个建起来。星罗棋布的房子穿上统一的外衣,器宇轩昂,把杨大能的破房子衬托得鸡立鹤群一样难看。
  一个看上去十分崭新、十分朝气蓬勃的龙泉村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牛支书悬着的心慢慢落下来了。距离市委书记视察还有三天,他想好好睡个安稳觉,休整好身体,按照县里的安排,他要在座谈会上专门给市委书记汇报龙泉村扶贫经验,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有信心让市委书记对他牛清明另眼相看。
  不是吹牛,说到汇报工作,可以毫不夸张讲,是牛支书的立身之本,全镇村干部中,比他厉害的打着灯笼找不到第二个。这些年来,龙泉村各项工作全靠他这张嘴支撑着,虽然坊间传说龙泉村赢得领导信任有两大法宝:“牛支书的嘴,江村长的腿。”他并不认可“江村长的腿”是一宝,不管走多远跑多宽,终究要落实到嘴上,口含珍珠不会吐,就是变成飞毛腿又能怎么的。这一次,牛支书作了更加精心的准备,除按照县里规定的思路汇报外,他埋下了秘不示人的神来之笔——把随身携带本子记录帮扶杨大能等事项的做法,提炼成一段朴实无华、感人至深的事迹,总结出一个新颖的小标题:“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只要声情并茂汇报好工作的同时,瞅准机会向市委书记展示杨大能打过勾的小本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目标只有一个:把江村长比下去,这之前,牛支书觉得自己败给江村长了,败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必须绝地反击,即便儿子当不了支书,自己要继续屹立不倒。
  躺在床上,牛支书却失眠了,吃安眠药也无济于事。眼前老晃动油黑的路、白色的墙、绿色的荒坡。他的眼睛一会儿在路上奔跑,一会儿在白墙绿墙间穿梭,一会儿在草坡上打滚。偶尔入睡几分钟,胡乱的梦纷至沓来,油路坍塌,绿墙枯死,白墙损毁,大棚露馅,杨大能失踪,汇报失败……牛支书不想睡了,入睡比醒着更让他心焦。
  一切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了,只等市委书记莅临验收。可就在市委书记要来的头天晚上,事情再次卡壳了,并且仍然卡在杨大能身上。牛支书杀人的心都有了,来不及换衣服,穿着背心往杨大能的新房跑,边跑边咒,天杀的杨大能!
  按县里的指示,村里的脱贫产业主要靠种植和养殖支撑。专供市委书记视察的线路两旁,种植大棚和养殖圈舍有计划地建好了,但里面没有内容,养殖业采取出钱给农户租借牲口的方式,市委书记来的时候,农户把自己的牲口牵到指定的圈舍当模特,集中成养殖大户的样子给书记看。蔬菜不会走路,无法集中到一起接受领导检阅。村里有一家菌子种植户,牛支书找户主商量,出钱帮他扩大规模,另付一笔可观的租赁费,租给杨大能用几天,书记一走物归原主。种植户欢天喜地,杨大能却不同意了,要求村里像给房子那样将菌子大棚无偿归到他名下,否则,一切免谈。
  杨大能窗明几净的新房里灯火通明,他在接受市委书记接见的最后培训和演练。现在,他不练了,坐在崭新的沙发上抠他的烂脚丫:“市委书记不会一辈子帮扶我,我以后得活人是不是?错过这一次,我又成你们的肉中刺眼中钉,谁管我死活?”
  “你这是逼公牛下崽!”牛支书左手攥住紧握拳头的右手,牙齿咬得嘎嘎响。
  “市委书记帮扶冲谁来的?那么多帮扶的钱,用到啥地方了?别拿我当傻子。牛身子都给我了,舍不得再给根牛尾巴?”杨大能拒不松口。
  杨大能说到做到,他开始拒绝配合工作。县委宣传部专门请高手模拟市委书记视察现场写好稿子,派有经验的人教他背诵,应对市委书记问话和媒体采访,他不按套路来了。
  教的人说:“市委书记不辞辛劳,百忙之中给我想思路、出对策,亲力亲为帮我找种植路子,找销售渠道,使我很快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杨大能说:“房子不是我挣钱修的,政府出钱买给我的。大棚是租的,全是演戏给领导看。”
  教的人说:“我是电视台的记者。请问,在市委书记结对帮扶下,你脱贫致富了,有什么感想?”
  杨大能说:“假成这样,我想都不敢想。”
  牛支书气得跺脚,但他不敢发作,退出屋来给镇长打电话。镇长大概睡着了,半天才接电话,听牛支书说完,嗓子一下炸了,好一会儿才收拢零碎的声音:“想办法抓紧买给他,别让这人坏了大事!”
  牛支书找菌子种植户商量,那人不同意卖,一家人的衣食饭碗,卖掉就断了活路。那人很质疑牛支书的做法,同样是龙泉村的村民,咋光向着杨大能了,都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不是要像他那样没皮没脸的跟你们作对你们才管?太不公平了。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
  户主坚持不卖,杨大能坚持要,事情僵死了。一来二去,天渐渐亮了,太阳这只饿狗,鬼鬼祟祟探出头,窥视牛支书。牛支书几次打电话给江村长,江村长要么说在领导视察的线路上加班加点查缺补漏,要么电话处于缠麻吊线的通话中。牛支书感到自己的骨头被谁抽走了,人软得像一口痰,随时会摊成一片。
  危急时刻,镇长风风火火赶来,眼圈红红的,看起来很悲伤。但他的声音一点也不悲伤,斩钉截铁说:“时间不等人,赶紧藏好杨大能,用培训杨大能的人扮演好杨大能。牛支书负责藏杨大能,出事找你!”
  牛支书想由衷赞美镇长几句,镇长就是镇长,这办法,他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赞美的话还没出口,陡然意识到杨大能是个活人,并且是最不听话的大活人,藏起来?怎么藏呢?最关键的是,他负责藏杨大能,谁向市委书记汇报?
  镇长生气的样子像随时要大哭一场:“牛清明,火烧眉毛了,动动脑子啊,我是要给你一把刀么?赶紧想办法藏好杨大能,汇报的事江村长顶上。对了,你的汇报材料交给江村长!”
  牛支书在贴身的口袋里摸索,把和汇报材料夹在一起的小本子仔细分开,拿出汇报材料扔给江村长。
  镇长说:“傻愣着干啥,这是马书记的意思,赶紧藏杨大能去!”镇长还低声嘀咕了一句,“不争气,心比天大,本事比卵小。”牛支书没听见,他已经一溜烟跑远了。
  太阳照平的时候,牛支书背着杨大能,汗流浃背走在村子里。新修的村路平平整整在他脚下延伸,沿途的文化墙、竹墙、树墙相互映衬,恰到好处地装点着彼此。放眼望去,荒坡碧绿,种植大棚养殖圈舍整齐有序,崭新的房屋干净靓丽。整个村庄像一座美丽的迷宫,如此的赏心悦目,牛支书有种眩晕的感觉,几次迷失方向走错了路——他是要把杨大能送到村卫生室去的,杨大能喝了他悄悄和进粥里的安眠药,昏昏沉沉睡过去了,得让村医监护好,万万不能整出人命来。
  昏睡的杨大能重得像块大石头,死死压在牛支书背上,他走几步,停下喘匀气,再走。还没到村卫生室,镇长打电话来了。牛支书知道镇长对他表现很失望,连忙抢着汇报:“领导放心,杨大能我藏好了,绝对万无一失。”
  “藏个屁,不藏了!”
  牛支书扔下杨大能,高兴得要跳起来:“要我回来汇报吗?”他拿出小本子当扇子,哗哗扇动,凉悠悠的风轻柔地抚摸他的脸。“我就说嘛……”
  “汇报屁,不来了!”镇长好像在捶桌子,杯子摔碎的声音清晰传来。
  “谁不来了?又是我吗?江村长专题汇报,我补充汇报一下总行吧,镇长,我的大领导!”
  “刚刚接到通知,市委书记不来了,你补什么充汇什么报!”
  “啊!我费心劳力藏好杨大能,他不来了又?”
  镇长粗声大气说:“怎么来?戴着铐子来啊?昨晚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