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不出县 县人民医院骨科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李云侠 张光涛 时间:2017-09-07 阅读:200

医生正在给赵永旺换药
本报讯(记者 李云侠 通讯员 张光涛) 9月5日下午,4岁的小患者赵永旺又到了换药的时候,值班医生轻轻拆除纱布,露出了正在愈合的右手。
据其父亲赵康玉介绍,8月28日下午6点左右,4岁的小永旺趁大人不备,将手伸到进了正在运转的打猪草机器里面,飞速旋转的刀片瞬间将小永旺的右手食指整个齐根切断,中指也被砍伤。大人切断电源后,小永旺的右手已经血流如注。
闻讯赶来的邻居告诉他,县人民医院可以做断肢再植手术了,可以把小永旺的断指捡起赶紧送医院。
家住陕桥街道赵山村的赵康玉和妻子迅速搭车将小永旺送到了县医院,值班医生接诊后,迅速安排手术。经过4个半小时的全力抢救,小永旺的右手接指成功。
如今8天已过,在骨科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料下,小永旺的创口恢复良好,再植的食指也已经可以轻微动作,再过三四天观察期,小永旺就可以回家了。
据悉,这是县人民医院自8月份开展断肢再植手术以来接诊并成功完成的第2例完全离断再植手术,加上不完全离断再植,目前已成功完成断肢再植6例。
据骨科医生介绍,这种断肢再植技术需要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是真正的“明察秋毫”。断臂需要接骨头、神经、肌腱、肌肉、皮肤五部分,其中接血管是关键中的关键,血管接不通,手臂不会成活。手术所用的针、线,只有头发的三分之一细,掉在地上就找不到;针往布上一插,针尖也会碰断……
随着这些患者的康复出院,威宁断肢再植临床技术空白也被填补,骨科技术水平再上了新的台阶。
鏖战在群众健康第一线,问诊县域医疗事业发展,县人民医院从未停歇。
本着“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医院专业化程度”的工作原则,本着医者的仁心仁术,近年来,县人民医院始终注重临床学科建设,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朝着更加规范、完善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发展,力争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随着一系列新项目新技术顺利实施,特别是重大疑难手术和县级医院空白手术的成功实施,使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等实现了飞跃发展。
不仅如此,县医院还以团省委组织开展的“春晖行动”为载体,联合多家慈善机构对贫困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等贫困患者进行帮扶。就骨科来说,今年以来,一共为76位患者联系了慈善资金帮扶,累计帮扶资金达544000元,其中有两例低保户和残疾人全免治疗费用。
医疗卫生事关人民健康大计,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惠民力度,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医疗惠民成果,是全县上下不懈的追求。随着一项项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县人民医院临床专业技术更加成熟,在引领威宁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渐健全。市民享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逐渐提高,群众看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