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13

威宁打好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者:刘军林 时间:2017-09-13 阅读:174


   本报讯(通讯员 刘军林) “现在辣椒正在开花,很喜肥,得赶紧施肥,不能耽搁了,要不然会导致辣椒产量不高,收入不好。”日前,双龙镇双龙村村民马敏田在他种植的辣椒大棚里,一边给辣椒施有机肥一边向笔者介绍管理经验。
  马敏田是双龙镇种植大棚辣椒的“名人”,懂经营会管理,是个“土专家”。据马敏田介绍,他在双龙村通过土地流转盖起大棚种植辣椒,采用无公害栽培,施有机肥,辣椒长得又粗又长,很受客户欢迎。
  据县农牧局土肥专家胡建华介绍,为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威宁土肥站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推广等多项措施,助力“化肥零增长”行动有序开展,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台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烤烟等化肥使用量比较大的作物的面积,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机械进行肥料深施覆土,使基肥、追肥达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更大范围带动农民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效。
  同时,通过有机肥的大力推广和农业项目进行配方肥补贴,使有机肥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替代部分化肥,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并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促进施肥方式转变。
  “这是双龙镇水潮村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覆盖1000亩的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充分利用远程自动化系统控制管理,展示现代化种植技术,这是威宁马铃薯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一次尝试。今年,水潮村马铃薯水肥一体化建设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成效显著。”日前,笔者深入双龙镇水潮村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采访时,技术人员兴高采烈地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