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个转企” 转出好前程
作者:敖选刚 时间:2017-09-14 阅读:394
扶持“个转企” 转出好前程
——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转型升级侧记
通讯员 敖选刚
日前,笔者走进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门店,只见忙碌的工人,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设备,繁忙的机器设备不停运转着,有的喷绘广告、有的打印布标,有的正设计和修订客户送来的单位制度,有的在制作招牌、布标等,店堂内整齐的堆放着加工好的各式广告标牌,整个店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画卷。
说起半年前的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在威宁广告同行业还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个体工商户,而今的天欣广告,在本地区广告同行业中,他的竞争力与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向好。其发展历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人,是他一路坚持和拼搏、勇于创新和改变,才换来天欣广告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后的今天,这个人就是蔡定彬。
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法人蔡定彬,于1977年4月出生在威宁草海镇文化路,虽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但因特殊的家庭境遇,让他刚完成初中学业就不得不离开学校。1994年7月,蔡定彬从学校毕业后,跟着母亲跑遍威宁的大街小巷,摆散摊、卖水果、做零工、开小店,但往往入不敷出。通过几年劳碌奔波,他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不易,期间,他不停在寻求着机遇,努力争取改变,但很多尝试都变得徒劳。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好运眷顾了他。本地一家装潢店因缺人手,叫他去学习广告制作,从此他与广告结下不解之缘。为进一步开阔视野,他到省城贵阳学习广告制作,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1999年,蔡定彬四处筹借资金,租店铺、购设备,经营起小广告店,加入创业大军。后因房租上涨、合伙人等原因连续搬迁,让他体会到创业路之难。
2006年前一直处于无盈利状态的他,只能勉强生活。从2007年开始,各种制度、标语、布标等宣传业务增加,他们艰难地走过7年创业路,终于迎来了行业内春天。小店开始盈利,但由于赊销大、设备更新换代快,规模难以扩大。微薄的利润,始终没能让企业做大做强。他坚信,只要坚持把同一件事情做到底,一定会有一番新天地。
2012年,贵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相关政策传遍威宁大街小巷,但威宁天欣广告工作制作部和多数店铺都属于过去投资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一时间难以转变到企业,没能及时获得政策扶持。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需有更强的发展生存能力,需朝着现代化、集团化、规模化转变。“个转企”正是其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部分初具规模的个体户通过“个转企”,获得政策扶持,迅速发展壮大,实现转型升级,给威宁天欣广告工作制作部作出良好示范,他们需加大努力,通过自身发展,逐步创新和改革,早日搭乘政策扶持顺风车。
2017年3月,时机已然成熟,带动5人就业的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机器设备、经营场所等投资达到创办企业规模,经威宁城关市场分局工作人员宣传,他们收集材料,到注册登记窗口现场进行“个转企”,当日办结,企业名称还和原来的个体保持一样。“个转企”后,蔡定彬进一步制定出企业的发展路线,通过培养一批技术熟练的操作工,成功引进先进设备,追求广告作品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与老客户沟通合作,不断吸收新客户,让企业发展壮大。三个月后,他们通过备齐相关材料上报县微企办,顺利通过评审,如期获得政策扶持,通过黔微贷、税收减免等政策,解决了资金短缺困难。目前,随着客户的累积,广告业务量日益渐增,从业人员已从过去的2人增加至5人,每年毛收入达30余万元,除去各种开支,年纯利润可达10万元。
谈及下一步发展,蔡定彬十分有信心。他打算尽快更换一台新的雕刻机和两台喷绘机喷头,通过引进新设备,尽快完成设备换代升级,同时,多向业内发展好的企业学习经验,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用质量赢得客户信赖,适时扩大生产规模。
蔡定彬用实际行动携同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一起转型升级,笔者有理由坚信,一个人的眼光和思路很重要,一个通力协作、有序高效的团队,也彰显出企业合力,在他们一起打拼下,企业发展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从个体转成企业,并成功申办微型企业获得政策扶持,威宁天欣广告工艺制作部仅仅是威宁今年10余户“个转企”中一个典型,我们由衷祝愿,个体户大军在规模和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及时申请转换,通过自身发展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及早步入那条属于企业独有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