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李际龙 时间:2017-09-14 阅读:200
本报讯(通讯员 李际龙) 今年来,威宁牢牢把握“互联网+”新机遇,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示范引领等多项措施,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并与农村主导产业相融合,依托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推动贫困农民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建立行政推进体系。县、乡分别成立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电商扶贫方案设计、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工作推进、检查考核等工作。成立电商协会,形成政府、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机制。成立电子商务协会,设立电商协会专项资金,从“资金池”中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协会开展电子商务企业线上线下服务工作,目前已吸纳企业会员102个,个人会员225人,下设行业自律、第三方服务平台监督、农特产品上行研究等7个工作委员会,有效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协会“无形之手”,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生态环境。
全面开展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以294个贫困村为重点,深入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供销社贵农网电商项目建设,已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120个、农村淘宝淘帮手服务点317个,贵农网乡村电商服务站417个、邮政便民服务站25个,实现了村级电商服务全覆盖。
加快贫困村宽带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积极推进贫困村宽带建设,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目前全县移动宽带覆盖320个行政村,有142个村接入电信12兆宽带,移动宽带覆盖率达80%。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创新发展模式。建立“电商+专业合作社+基地+销售+金融+产业+保险+精准扶贫”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辐射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建立“电商+温情关怀服务”模式,利用农村电商开展温情关怀服务行动,截止目前,累计帮助1586名空巢老人、1800名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亲人免费提供5800余人次视频通话服务。建立新村淘运营模式,即“农村淘宝服务站+淘帮手服务点”二级营运模式,帮助村民销售本土特色农副产品,实现村淘服务全覆盖。建立“电商+旺农贷”模式,在全县农村淘宝服务站开展“旺农贷”业务,现已贷出“旺农贷”贷款金额300余万元,为当地种养殖户、小微经营者提供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共带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2个,解决36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3.8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