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玉米卖出新花样
作者:况清 时间:2017-09-14 阅读:206
本报讯(通讯员 况清) 这几天,在石门乡观音山社区青贮窖旁,铡草机正在作业,前来卖玉米秸秆的村民排成长龙,玉米卖出了新花样。正在排队的黄明祥告诉笔者:“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卖苞谷、洋芋为生,从来没有听说过可以将苞谷和青苞谷杆一起卖钱的。”
据了解,今年,石门乡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生态畜牧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黄明祥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种了10亩地的苞谷,一亩地里最多能收1000斤的干苞谷仔,以市场价0.8元收购,那么一年有800元钱,现在把苞谷连同苞谷杆一起卖,政府以一吨450元的价格回收,一亩地差不多有3吨,那我就有1350元的收入,整整比净卖苞谷仔多了550元,划算多了。”
观音山社区的村党支部书记舒应波说:“青贮玉米特别利于牛育肥,以前没人回收玉米秸秆,村民往往就地烧掉,容易引起火灾,又污染了环境,现在把秸秆回收了,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还能保护环境,好处多了去了。”

村民黄明祥排队等待青贮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