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15

苹果红起来 农民笑起来

作者:   时间:2017-09-15 阅读:209


 (上接1版)
  同时,迤那政府和海升苹果基地还创新引进了“三变”经验,按照“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村社联建模式,让老百姓以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入股,政府整合资金投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量化为村集体参与入股,所产生利润按照公司占股90%、农户占股8%、村集体占股2%分红,村集体所占的股份,通过“五看”法精准识别出贫困户,用于扶持“两无”贫困户。同时,老百姓按每亩土地800元折价保底入股,并按照物价上涨因素每五年增加5%的土地保底费用,每亩获国家补助的240元退耕还林款收入,连续补助5年兑现给群众。最终让老百姓获得“土地保底费+务工收入+利润分红+退耕还林款收入”四重经济保障,为入股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决战全面小康带来了新希望。
 
★★以技术培训引领产业提升
 
  正在苹果园里采摘苹果的小姑娘李仁巧告诉记者,由于迤那镇中心村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作业,加上该村的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对果树的生长和对果子着色度、糖度等方面的影响都有较大的优势,海升苹果基地刚种下一年的苹果就迎来了丰产,苹果个头又大又红,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采摘下来的苹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甚至还有不少外来游客慕名而来,纷纷到基地上抢购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苹果,由于苹果数量有限,最高价格卖到了16.8元每公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迤那海升基地苹果产业畅销的带动下,迤那有不少苹果种植户充满了自信。他们深信,只要种植和管理技术到位,要不了几年的时间,苹果就会丰产,销售苹果所换来的大红票子就会像水一样哗啦啦地流进了腰包,日子就会过得美好。迤那镇中心村双河组村民马本配就是其中一位,与记者闲聊时,他喜出望外地说:“总算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种下的10多亩苹果树总算没有白费力气,终于劳有所获。”
  据了解,为了让全镇老百姓尽快实现产业致富梦,切实掌握苹果栽培和管理技术,迤那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及种植大户前往陕西千阳、云南昭通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同时,结合当地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从事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的实际情况,迤那镇依托海升果业集团和县果蔬中心的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妇女培训班等载体,按照“专家指导、利益诱导、大户引导”的思路,定期组织合作社、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使种植户熟练掌握苹果种植、果树拉枝修剪、疏花疏果、精量施肥等实用作物技能,并在全镇范围内聘请了13名苹果种植辅导员,按照“一带十”“十传百”方式,培养职业果农320人、务果能手1019人、技术明白人3650人,为迤那全镇老百姓切实掌握苹果栽培和管理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促进当地苹果产业发展,为迤那百姓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战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目前,海升苹果基地涉及入股农户393户1651人,其中贫困户37户167人。据测算,在苹果丰产期,该基地可带动每户入股种植户年增收2.3万元左右,其他自主种植户每户年均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整个基地可带动1668户7172人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就有155户人814人。
 
★★苹果一路畅销 市场前景广阔
 
  在苹果基地临时储存苹果库房前,记者看到,一辆载重10多吨的大卡车正在装载刚刚包装好的鲜果,库房里堆满了刚从苹果基地采回的又大又红的鲜苹果,20多位工人正在为苹果分级、装袋、称秤、上车等忙得不亦说乎!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老板是金钟人,名叫林华,他告诉记者,由于迤那苹果又大又红又甜又脆,在外地市场上被广大消费者视为高寒山区无毒无公害的“野生苹果”,深受青睐。在林华看来,迤那苹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路采访中,记者看到,海升苹果基地红彤彤的苹果扮靓了整个中心村,也映红了中心村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而甜甜的笑声中,荡漾着的甜蜜生活,令秋日的迤那中心村更加迷人。而基地上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挂果被铁丝网固定在水泥杆上的一棵棵苹果树苗也俨然像一个个热衷于这片土地的“山娃娃”,尽吐新绿,昭示着明年即将挂果的好兆头。
  秋日的迤那,老百姓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收获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苹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