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15

守好仓看好粮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7-09-15 阅读:214


 守好仓看好粮
——威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凌平爱粮惜粮的故事
记者 陈武帅  


  从1989年以来,威宁粮食购销公司的凌平同志,28年时光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爱粮惜粮”。从龙场镇粮管所负责人,到如今的金钟片区粮食购销经理,时间在不断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凌平“爱粮惜粮”的特殊情结。
 
粮油调查,保证安全
 
  凌平的父亲凌厚海是龙场粮管所所长,1970年出生的凌平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立志当一名“粮食人”。于是,凌平从贵州粮食学校毕业后就成为一名粮管所工作员。
  每到秋季也是凌平最忙的时候,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要到各乡镇、街道开展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并向省质监局反馈粮食是否金属超标、是否农药超标等等。
  2016年仲秋,凌平照例到金钟镇陈明启家地里检测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村民们认为调查没什么用,不配合调查。凌平软磨硬泡,好话说了一大推,向大家解释调查的意义,还自己掏钱买样品检测,最后村民们才配合。
  在基层,凌平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但他说“和群众打交道没有技巧,只有俯下身子倾心为民服务,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
  作为一名“粮食人”,凌平深感基层工作的艰辛,这么多年来他觉得最高兴的事,就是通过自己的调查,威宁粮食从来没有发现金属超标、农药超标等情况,这是保证餐桌上安全的最好方式。
 
退耕还林,坚守发粮
 
  记得那是1996年,新发乡实施3000亩退耕还林工程,漫山遍野种上了华山松,为了及时发放退耕还林粮食补贴,凌平和同事从威宁县城连夜开车送粮到新发乡。    
  “那时候,交通条件非常差,一路颠簸到新发需要好几个小时,为了搞好工作,不得不加班连夜发放。退耕还林每亩土地补助400斤粮食,3000亩地就是12000斤,造册登记联系群众,一样都马虎不得。”凌平回忆说。
  在新发乡坚守了一个多月,凌平终于发放完所有退耕还林粮食补贴。
  其实,这么多年,凌平坚守粮食安全的故事还有许多。
  2017年初,金钟镇新岩小学食堂做营养餐的大米出现了问题,凌平带领同事及时开车运送大米把问题大米调换回来。
  “当看到孩子们吃上放心大米时,自己发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凌平如是说。
 
大雪封山,为鸟投食
 
  2016年冬,大雪封山、天寒地冻,在草海湖畔栖息的黑颈鹤和其他鸟儿无法觅食。
  当草海管理委员会向威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发来求助信时,凌平带领大伙开车及时运送玉米30吨到黑颈鹤栖息的观鸟台、簸箕湾、刘家巷等地投食。
  “由于地面结冰,车辆行驶困难,我们把运送粮食的车辆安装防滑链条,请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运送。汽车不能去的地方,只有大家一起背着扛着去。”凌平介绍说。
  当一车车粮食成功投送给越冬的鸟儿时,凌平和同事们全身上下沾满了泥泞和汗水。
  作为一名“粮食人”,凌平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有的只是的点点滴滴故事,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国企职工的凌平工资不高,但多年对粮食事业的坚守,他从父亲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粮惜粮”。
  爱粮惜粮,是我一生的事业,是我一生的工作职责,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