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镇坚持大党建引领大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 时间:2017-09-20 阅读:225
本报讯 近年来,牛棚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党建引领,把“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十项行动”,坚持统筹做好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统筹做好精准脱贫与同步小康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建引领助推产业调整。该镇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为抓手,以践行“塘约试点”为契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从大规模发展烤烟种植逐步向发展精品苹果、精品核桃等特色农业转变。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引进3家规模型企业和1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苹果8000余亩,农户种植4万余亩,现累计完成苹果种植4.83万亩,已挂果4000余亩,今年预计产量2000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种植2.5万亩烤烟,预计产值达8500万元;种植优质马铃薯1.65万亩,预计产值达4950万元;核桃种植2.6万亩,预计年产值达7200万元;无公害蔬菜种植5000余亩;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引进贵州乌江公司在团山村修建5兆瓦/小时的光伏发电站;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个,推动网货下乡和农货出山。
党建引领助推教育脱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该镇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党建工作引领教育发展,投入资金,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购置、教学质量提高等,并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精准落实“两助三免、两助一免”政策,摸清辖区内精准扶贫户大专及以上贫困学生人数,针对性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党组织建设、资金投入、制定帮扶措施等多方面共同推进,使教育扶贫措施更加精准,教育脱贫成效更加明显。
党建引领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努力抓好生态家园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计划实施38个山塘建设,进一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困难;继续改善农村交通、广播、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预计三年内完成通组路建设194.2公里,首先在深度贫困村团山村实施建设16公里,牛玉公路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着力改变农民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同时,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 营造优美的集镇环境。
党建引领助推旅游业发展。该镇拥有200余年的土目庄园古迹和历经600余年历史的白碗土陶制造业,也有川洞海子等五大水库及月牙湖蓄水,为阳光牛棚的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该镇以党的建设为抓手,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积极争取集镇的风貌整治、水体公园的建设与土目庄园恢复重建为一体,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过境给带来的优越交通条件,打造民族风情小镇,建设古色古香、山环水绕宜居牛棚。同时,加大苹果产业发展力度,使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有机结合,加快农旅一体化体验式旅游发展速度,促进经济跨跃式发展。
党建引领助推基层发展。近年来,该镇下大力气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发展。精心选派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干部职工到各村担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产业结构调整,重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攻坚进程;扎实推进“三进三增”和“三访”活动,继续实行“54321”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联系全覆盖;按照“十个一”标准,新改扩建村级办公场所,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和后进村,消除“空壳村;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全面推行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组建“十户一体”、民主推选“爱心邻居”等方式,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组织体系,促进农村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牛棚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