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法院多举措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7-09-22 阅读:185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县人民法院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重点突出威宁地方特色,扎实推进司法改革任务全面落地见效。
深化改革制度建设。制定《威宁自治县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报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在县委的领导和市中级人民院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完成审判委员会改革和法官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方案并进入实质性运行,审委会讨论的案件范围缩小、数量减少,法官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启动,适应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构架已经全面形成。
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打破原有的庭室架构, 成立以员额制法官为主体的新的审判组织, 共成立14个审判团队,其中机关5个, 人民法庭9个。机关团队包括刑事、行政审判团队, 民商事审判团队,诉讼服务团队、审判管理团队和执行审判团队。刑事、行政审判团队设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个组, 院长和分管刑事审判的副院长进入该团队成为主审法官。民商事审判团队设普通程序一、二组和简易程序组,院分管领导进入该团队成为主审法官。执行审判团队设执行裁决组和执行实施组,两名院领导进入该团队成为法官。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针对收案逐渐上升、案多人少矛盾日趋突出的形势,及时成立诉调对接和司法确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诉调对接和司法确认工作。2017年以来,诉调对接窗口向县调解委员会分流矛盾纠纷79起,调解成功后返回申请司法确认的共54起,各乡镇人民调解组织向各人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9件。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窗口和调解工作室,明确两名员额制法官负责,多名法官助理协助,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司法确认工作,实行无缝对接。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以电子显示屏公告案件开庭时间、落实“开放日”制度和科技法庭的打造,保证了审判流程的公开。以裁判文书上网率的逐步提高,保证了裁判文书的公开。以“总对总” 、“点对点”查询系统的开通、失信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和黑名单的公布,保证了执行信息的公开。开通官方微博、公共微信平台和门户网站,搭建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建成数字化执行指挥中心,实现执行外勤作业单兵系统音视频数据信息的传输共享及数字化综合分析的调度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