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以党建传播好声音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罗海昌 陈军卫 时间:2017-09-25 阅读:205
本报讯(通讯员 罗海昌 陈军卫) 近年来,威宁大力实施党建传播好声音,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施大党建引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全面推进“三进三增”“三级自治”“三管机制”工作机制,强力实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等,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紧扣“一个主题”:紧扣“党建扶贫·同步小康”主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深入推进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全县精准选派224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1570名驻村干部到314个贫困村开展脱贫帮扶工作;采取“54321”等帮扶方式,组织10554名干部对5.06万户19.15万贫困群众进行大回访,与7910名干部与2017年计划脱贫的1.2万户5.12万人“结穷亲”,有效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
深化“三项创新”:通过“三进三增”凝聚党建扶贫合力,深入开展“三进三增”活动,抓实领导包村、干部驻村、结对帮村、“三访”稳村、“三建”富村等工作。全县39名包保乡镇县级干部、86个县直单位、625名村“第一书记”、1570名驻村干部帮助314个贫困村引进和实施各类发展项目2617个,协调解决资金2.85亿元,解决困难问题12605个,办实事好事19436件,化解矛盾纠纷4199起,创造了“三鞋干部”的党建扶贫精神。同时,建立“三级自治”双模式,即“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社会管理模式、“村委会+合作社+十户一体”三级经济发展模式,组建“自管委”5454个、“十户一体”24103个,村级集体创办合作社625个,三级自治把农户重新组织起来,过去的“单家独户”变为“众人拾柴”,“单打独斗”变为“兵团作战”,“你来管我”变为“自我管理”。实现小事在“十户一体”内清零、急事在“自管委”内化解、难事在村民委员会解决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先带后”抱团发展的村级“三级自治”发展新路。按照精准分类、精准施策、精准评估“三个精准”要求,精准破解支部“虚化”、队伍“软化”、经济“弱化”、管理“简化”、精神“沙化”等问题,有效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
威宁通过大党建传播好声音,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内生动力的做法,有效激活党建扶贫的“一池春水”,充分调动了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群众自立自强、自身谋发展积极性,贫困户素质提高了,发展思路有了,腰包鼓起来了。